老鄭州嘴里經常會說出“建文”這個詞,鄭州移民聽了總是一臉的茫然,“建文”原本是坐落在黃河路和經八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河南省建筑工人文化宮”的簡稱,后來逐漸演變成一個特定的地理名詞,代表著黃河路和文化路交會處的那一大片區域。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趕上大力發展文化事業,考慮到黃河路一帶周圍有主管城市建設的省直機關、幾個大型省屬建筑企業、醫院和多個建筑單位的家屬院,所以,便選擇在此修建一座在當時顯得非常豪華氣派的電影院,還有露天燈光籃球場、閱覽室、娛樂室等,和鄭州西區的省工人文化宮相對應。
“建文”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初經常放映電影、組織籃球賽和乒乓球賽及各種棋類比賽,還經常舉辦露天舞會,非常熱鬧,成為東區廣大群眾(特別是建筑工人)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當時電影票、球賽票大多一角或一角五分錢一張,若拿著工會會員證購票均少收五分錢,這是當時對工人(工人基本都參加工會)的很大優惠。工人同志也感到了社會的尊重,非常自豪。
后來隨著健康路上的省體育場和大石橋中州影劇院的相繼落成,“建文”的影響日漸縮小,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還時常有電影放映,但熱鬧程度已遠不如以前。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電影普遍受到錄像的沖擊,建文影院也趕起潮流,開辟出場地作為錄像廳,通宵達旦放錄像。因為錄像廳循環播放不清場,曾火爆一時。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建文”的電影院被私人老板承租,改做一座豪華的酒廊,燈光籃球場早已拆掉變成了二層樓的家居城,原來的建筑工人文化娛樂性質早已蕩然無存,“河南省建筑工人文化宮”的名字現在也只能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