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秀美山水 >> 鄭州地理 >> 瀏覽鄭州

【鄭州地理】牟山

2013/11/14 10:52:28 點擊數: 【字體:


    牟山在鄭州市中牟縣縣城北面。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在此處進行官渡之戰時,雙方修筑了龐大高聳的土山,也就是這些在戰爭中修筑的防御工事的遺存,被后人稱為“牟山”,這個名字被一直沿襲了下來。明朝正德十年(即公元1516年)的《中牟縣志·山川》中說:“牟山,在縣治北五里,高十余丈,延數十里,上建牟山廟,縣之得名于此。”這是史籍記載的對“牟山”的最早稱謂。不過,“縣之得名于此”卻是謬傳,事實上,不是縣之得名于牟山,而是牟山得名于縣。清朝的《中牟縣志》中還記載說:“牟山,……上建牟山廟。產麻黃草。”可見,當年的牟山是草木茂盛之地,上面還盛產中藥——麻黃。抗日戰爭以前,當地老百姓把牟山稱為“老冢”,大概是牟山上曾經有過古墓的緣故。

    昔日,在牟山尚未被黃河水沖毀的時候,每年的農歷正月十六,中牟縣城及其附近的人們,都習慣于在這一天上牟山尋春游玩。當時,在中牟民間還廣泛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正月十六上老冢(指牟山),上過老冢腰不痛。”所以,正月十六這天,附近的老百姓都放下手頭所有的活計,紛紛涌到牟山,盡興暢游,無比愉悅。據說,那時的牟山上面有幾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附近是凸凹不平的地形,路兩邊草木繁茂,茵陳、茅葉、野韭菜等長得郁郁蔥蔥,翠綠可愛,在山頂向下看,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牟山的面積約有40畝地那樣大。

    1938年,牟山的山頂上修建有碉堡和戰壕,碉堡是用附近百姓家的樹木和門板筑成的。當時,牟山已經被黃河水沖毀一半了。1938年的6月9日,國民黨軍隊奉蔣介石之命決開了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試圖以黃河水阻擋日本侵略者。結果,黃河水沒有阻擋住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僅僅兩天的時間,黃河水就吞沒了大半個中牟縣,大水所到之處,田園盡沒,人畜喪命。在巨大的洪水中,屹立了千年的牟山也無法幸免于難,面臨著滅頂之災。1940年夏天,洪水不僅沒有減退之勢,反而越來越大,將牟山又沖刷了一遍。1941年,洪水的主流轉移到了縣城北部,當年秋天,洪峰再次涌起,牟山山腳很快被洪水沖垮,轟然倒塌,成為了一堆黃土,在茫茫洪水的漲落之中蕩然無存了。

    牟山上曾經有過的牟山廟又被稱為“名山廟”,后來又演變為“明山廟”,如今,中牟縣城北面的明山廟村,就是因其而得名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鄭州日報 2012-12-23 作者:王吳軍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