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于我們
東門黃犬

典故釋義:用以作為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典源:《史記•李斯列傳》
秦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后以“東門黃犬”作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亦作“ 東門逐兔 ”。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歷史上被稱為“千古一相”。李斯年輕時,做過郡的小官吏,看到官吏宿舍廁所中的老鼠吃糞便,一見人或狗接近,總是驚恐萬狀。李斯進入糧倉,觀察倉庫中的老鼠,吃著囤積的糧食,住在周圍寬大的廊檐底下,不見有人或狗接近的騷擾。對此李斯不禁感嘆道:“人的有無出息,猶如老鼠啊,只在于自己所處的環境罷了。”
于是李斯就跟從荀卿學習帝王之道,然后來到秦國開始實現他的偉大抱負,最終官至丞相。所謂一人之上萬人之下。
有一次他的兒子李由休假回咸陽,李斯在家擺設酒宴,百官都來祝賀,門前的車馬數以千計,李斯嘆息道:“我聽荀卿說過,事物禁忌過分盛大。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鄉里的百姓,皇上竟然把我提拔到這樣的高位,真是富貴達到了極點。事物的發展到極點就會衰落,我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里啊!”
果然,后來的事情印證了李斯的擔憂。秦始皇死后,由于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惜與趙高密謀另立皇帝,隨后又被趙高誣陷,最終“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咸陽血染衣”,最后腰斬于市,悔恨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