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登錄管理
新聞中心
- 2013-6-21· “蝶王”胡寶國的傳奇故事
- 2013-6-21· “世界蝶王”胡寶國的蝴蝶情緣
- 2013-6-21· 胡寶國:從偵察兵到“中華蝶王”
- 2013-6-21· 胡寶國:用藝術傳承華夏文明
首頁 >> 新聞中心 >> 查看新聞
“蝶王”胡寶國的傳奇故事 |
作者:胡寶國 時間:2013/6/21 10:43:51
清明上河圖長卷(部分)
在今年春天開封市政協會議閉幕式上,一幅9.5米的剪紙長卷《清明上河圖》,以其精湛細膩的構圖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震驚了全場。這部剪紙藝術精品的作者,便是開封市政協委員、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世界吉尼斯紀錄獲得者、被譽為“中華蝶王”的胡寶國。
日前,記者來到古城,走進“蝶王”的藝術世界,走進他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與蝴蝶有緣,胡家出了個“蝴蝶迷”
現場表演剪紙蝴蝶
今年53歲的胡寶國出生在古城開封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兄妹7人中他體質最差,性格內向。7歲時父母為他找一個武術老師,讓他習武磨性,強身健體。
一天放學路上,他偶然看到一個人用紅紙剪了一個“喜”字,很是驚奇。第二天就找來家里的舊報紙,用媽媽干活用的剪刀開始學。說來也怪,雖然他學習、練武都不那么上心,但學剪紙卻無師自通,慢慢的居然能剪出些模樣來。第二年家里一個親戚結婚,他剪的“喜”字還派上了用場。
“可是母親不喜歡,認為學剪紙是‘不務正業’,更不是男孩子干的事。她還經常把我的‘作品’撕毀、燒掉,讓我心疼的哭。”胡寶國說。讓他喜歡剪蝴蝶,緣于10歲那年與蝴蝶的一次美麗邂逅。
那年夏天,他和小伙伴到郊外玩耍,突然一只花蝴蝶飛到眼前,起初他沒在意,后來發現這只蝴蝶一直在頭上盤旋,而且非常好看。他就想抓住它,但越想抓越抓不住,他追啊追,一直追了10幾里,蝴蝶突然不見了。他很沮喪的回到家,那只美麗蝴蝶的模樣一直在眼前晃。突然他一個激靈:我為何不把它的樣子剪出來呢!
于是,他找來書本上的蝴蝶圖畫和蝴蝶標本,比照著開始剪,很快,一個個形態各異的“蝴蝶”從他手里誕生了。從此,胡寶國對蝴蝶產生了一種癡迷,只要見到蝴蝶,他都喜愛的忘乎所以。他說:“蝴蝶為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靈感,不僅使我的剪紙生涯豐富多彩,而且成就了我的夢想”。
真正讓他獲得“蝴蝶迷”的雅稱,是他成年后那件極富傳奇色彩的遭遇——
1979年胡寶國參軍到山西,當上了一名偵察兵。一次部隊在雁北地區一個山坳里搞訓練,他突然發現一只20多公分的碩大蝴蝶飛來,而且形狀、色彩特別艷麗。他像著了魔似的不顧一切的跟著蝴蝶追,從早上一直追到臨近中午,不顧山路崎嶇,也全然忘記了一個軍人的任務。后來,不但沒有抓住蝴蝶,還從山坡上掉了下來,昏死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蘇醒了的他發現自己躺在一個農戶家中,救他的主人是當地的一對母女。在這家養傷期間,他欣喜的發現,那位善良的大媽竟然是一位擅長剪紙的高手。她剪的窗花相當精美,融合了剪紙之鄉的獨到技巧,給了胡寶國許多有益的啟示。7天后,當他回到部隊時,結果自然是受到十分嚴厲的批評,還險些背了個處分。因為那時通訊工具還不先進,部隊找了他幾天幾夜……。
更有趣的是,后來那對母女經常到部隊找胡寶國切磋剪紙技藝,讓連長誤以為小胡和那個漂亮的姑娘談戀愛,差一點以違反軍紀把他遣送回家。后來還是那位大媽主動找到連長“證明”,才還了小胡“清白”。“唉,想想又可笑又可怕!說實話,我那時哪有心思談戀愛,冤枉啊!”提起這件往事,胡寶國哭笑不得。
于是,“蝴蝶迷”的雅稱便不徑而飛了。雖然有戲謔的成分,但胡寶國對剪紙藝術的癡迷和與蝴蝶的緣分,由此可見一斑。
為河南人正名 一刀“剪”進了“吉尼斯”
1986年轉業到河南大學醫學院(原開封醫專)工作后,胡寶國繼續傾心于他的剪紙藝術,尤其他剪的蝴蝶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在開封已小有名氣。當時他有兩個愿望:一是不剪夠1萬只蝴蝶不進入市場,二是買一個高級照相機,將來舉辦個剪紙藝術攝影展。
1997年香港回歸那年,他精心剪了1997只蝴蝶,如愿舉辦了“迎香港回歸胡寶國蝴蝶剪紙藝術展”,轟動一時。1999年年初,有人建議他申請世界吉尼斯記錄。他便把精心剪的10000只蝴蝶圖片讓人送往吉尼斯中國(上海)總部。由于是第一次申請,心中難免忐忑。幾天后,去上海的朋友回來告訴他:“人家根本不相信是用手工剪的,還說,‘河南人就會騙人,不然的話這個胡寶國怎么不敢來?’”
他聽了非常生氣:“我要為河南人正名!。”10天后,他帶上剪刀就飛到了上海。
吉尼斯上海總部金碧輝煌的會客廳。兩位負責人和一位大名鼎鼎的專家正危襟坐,對胡寶國一行的到來既不屑一顧又有點吃驚。
一位負責人問:“你還真敢來?”
“為什么不敢來?我要為我自己證明,為我們河南人正名!”胡寶國不卑不亢。
“你拿什么證明萬只蝴蝶是你剪的呢?”專家不禁對眼前這位倔強的河南人有些興趣了。
“我的剪刀。”說著,他拿出剪刀和紅紙當場表演。對折、單折、剪裁,嚓擦擦……。不到3分鐘,一只美麗的蝴蝶便“飛”出了手掌,接著,一個個正蝶、側蝶隨著剪刀上下翻飛,躍然紙上,征服了現場所有人,直看得他們目瞪口呆,連呼精彩!顧不得矜持的專家、負責人幾乎一齊涌上來和胡寶國握手、擁抱、合影,還不住的感嘆:“真是神奇、太神奇了!”
1999年8 月,一副燙金的“萬種蝴蝶世界吉尼斯紀錄”證牌擺在了胡寶國面前。之所以把“萬只蝴蝶“更改為“萬種蝴蝶”,因為細心的專家們發現,胡寶國的1萬只蝴蝶居然無一雷同!這才是他神奇妙手中最值得驚嘆之處!
一時間,《開封飛出個吉尼斯》、《中國蝶王的吉尼斯幽默》……全國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中央電視臺和河南衛視做了專題,他還在現場做蝴蝶剪紙表演,以精湛嫻熟的技藝令許多參觀者嘆為觀止。緊接著,杭州、無錫、廈門、新加坡、馬來西亞,一連串的表演、出訪,讓胡寶國圓了夢想,品嘗了成功的喜悅。
不為名利所累 潛心創作《百菊圖》
每幅菊花剪紙作品中都有一只精美的蝴蝶
成名后的胡寶國,并沒有盲目陶醉,而是靜下心來,潛心創作,力求剪紙技藝進一步精益求精。10年來,他幾乎謝絕一切采訪,低調做人,先后創作了《百子圖》、《百鳥圖》、《清明上河圖長卷》和《齊白石》、《毛澤東》等人物。使他手下的剪紙作品內容更豐富,種類更繁多,人物更豐滿,技藝更加爐火純青。
胡寶國性格耿直率真,自尊心很強,但為人謙虛而坦蕩。一次在上海接受東方衛視采訪,女記者說:“你能不能把頭上的白帽子摘下來,影響你的形象。”他嚴肅的說:“很抱歉,我是回族,請你尊重我的民族習慣。”然后他拒絕了采訪。
2005年,胡寶國作為訪問學者到馬來西亞參觀,當時的馬來西亞首相及夫人非常贊賞他的剪紙藝術,在欣賞他的蝴蝶等作品后,首相夫人好奇地問:“聽說菊花是你們開封市的市花,怎么沒見到你剪的菊花作品呢?”
胡寶國突然感到從未有過的尷尬。他實話實說:“對不起夫人,我還沒剪過菊花呢,回去后就開始學習,下次再來一定讓你看到我們美麗的市花。”
是啊,這么多年怎么沒想到身邊的菊花呢?回來后他一直懊悔。他也知道,菊花品性高潔、種類繁多,丹青妙筆尚且不能盡顯其獨特神韻,要剪好就更難了。于是,他背個照相機到處找菊花、看資料、拍照片,細心揣摩,再結合剪紙的特點,廢寢忘食的創作、鉆研、修改,不到兩年,138個品種、1300多朵形態各異、爭奇斗艷的剪紙菊花問世了。為了使作品更加生動傳神,胡寶國還特別在每朵菊花上剪了一只歡快飛舞的蝴蝶,讓人觀后更覺菊香四溢、愛不釋手。
2008年胡寶國再次來到馬來西亞,將10幅精心創作的菊花贈送給那位夫人。對方激動的擁抱了他:“謝謝你,真誠的中國藝術家!”
后來他又創作出剪紙精品《百菊圖》,成為《萬種蝴蝶》之后又一部經典之作,創造出剪紙藝術生涯的又一座巔峰。現在,不管到外地出訪、參展還是表演,他都會帶上他的《百菊圖》,他要讓人們都看看美麗的菊花,美麗的開封,也融入了他對家鄉的深深地愛。
談到成名后的生活現狀,他很平靜的告訴記者,說實話,我一家生活很幸福。參加了全國各類剪紙大賽,也獲得了各類各項大獎,參觀的多了,慕名來買我作品的也多了,但我從不漫天要價,從不見利忘義。名利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到啥時候都要保持清醒,要有一顆平常心。
古人云:“誠于中,而形于外。”他用古城人的真誠和勤奮,成就了一個剪紙藝術家的輝煌。
知天命而耕耘不輟,他要在藝術生涯中再續傳奇
向記者展示他創作的《百子圖》
走進胡寶國的家,猶如步入了剪紙的世界。工作室、展廳、客廳甚至廚房、衛生間,到處都是他的剪紙作品。琳瑯滿目的展品和證書、獎杯、匾牌,體現了他為藝術艱辛的付出和追求。難得可貴的是,如今已過了“知天命”之年的他,每天依然耕耘不輟,不斷出新、出奇、出精品。
40多年來,他創作了上千種、數萬個剪紙作品,從萬種蝴蝶到千朵菊花,從花鳥蟲魚到名勝古跡,從福祿壽喜到人物臉譜,從傳世名畫到歷史傳說,可謂林林總總,應有盡有。百蝶圖、百菊圖、百子圖、百鶴圖、夜宴圖、神仙卷、大觀園、清明上河圖,以及毛澤東、齊白石、徐悲鴻、鐘馗等人物肖像,每一幅作品都傳神細膩,形神兼備,獨出心裁,極富感染力。
當然,他最滿意的還是那一幅幅千姿百態、躍然紙上的美麗的蝴蝶,因為那是他的夢之所系,情之所系。談到蝴蝶情緣,保國還講述了兩件至今他都匪夷所思的故事——
2008年開封菊花花會期間,市電視臺想讓他在菊會現場創作一只蝴蝶,點綴在菊花作品中,以增加剪紙藝術獨特的魅力。從來不重復創作的胡寶國想找一只活蝴蝶作為標本,也為作品賦予新的靈性。但深秋的古城哪里去尋覓蝴蝶的芳蹤呢?正在他一籌莫展之時,一只黃蝴蝶翩然而至,在他眼前飄忽了幾秒鐘,便又悄然而去。這情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卻驚異的同時,抓住這個美麗的瞬間,拿出剪刀,很快剪出了一只活靈活現的蝴蝶。目睹這一切,所有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連呼:“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
第二年春天,胡寶國應邀到廈門出席一個全國工藝美術作品研討會。初到這個海濱城市,道路不熟悉,他和一位同事一連找了幾家賓館都不對。正在發愁,他看見對面有一只蝴蝶在飛,出于好奇,胡寶國又“故伎重演”,開始追逐蝴蝶。不料想,沒走多遠,那只蝴蝶倏地飛進了一家大賓館。蝴蝶在前面不緊不慢的飛,他在后面連三趕四的攆,1樓、2樓、3樓……。突然,驚奇的一幕發生了——蝴蝶飛到408房前貼在門上不動了。緊跟著趕來的同事拿出剛領的門卡,又驚又喜的告訴他:正是這個房間!然后瞪大眼睛感慨道:“看來,蝴蝶和你這個‘蝶王’真是心有靈犀啊!”
看得出,胡寶國的敘述沒有半點演繹的成分,或許他真的相信了和蝴蝶的緣分。他對蝴蝶的情有獨鐘,賦予了這個精靈的新的神韻,而蝴蝶的靈性似乎也給了他創作的源泉和動力。其實,胡寶國是用心靈的感悟去剪裁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具象,每一個具象都蘊含他對人生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沒有對生活、對生命的愛,就不會有如此斑斕恢宏的人生,而蝴蝶不過是他傳奇故事中一份美麗的精彩!
成績已屬于過去,現在,胡寶國致力于發掘新的創作領域,每年除了蝴蝶和《百菊圖》外,致力于創作偉人、名人肖像,以滿足不同層次人的需求,為祖國的剪紙藝術再做新的貢獻。衷心祝愿胡寶國的藝術生命再續傳奇,永遠年輕!
來源:議政網 時間:2011-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