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登錄管理
新聞中心
- 2016-12-1· 一字一印總關情——小記書法篆刻家傅偉華
- 2016-6-7· 《金石花開》——記書法篆刻家傅偉華
- 2016-5-12· 傅偉華先生受邀參加第十九屆亞洲象棋錦標賽暨第二屆亞洲象棋嘉年華啟動儀式
- 2016-2-1· 傅偉華先生榮獲“2015年度河南優秀愛心人士”榮譽稱號
- 2016-2-1· 傅偉華先生受邀參加“走進藍天 公益同行——七彩書法課堂”
- 2015-11-6· 傅偉華先生受聘為中州大學書畫研究院秘書長
- 2015-3-23· 傅偉華先生參加“攜手社會服務 起航合作之旅”座談會
首頁 >> 新聞中心 >> 查看新聞
一字一印總關情——小記書法篆刻家傅偉華 |
作者:fuweihua 時間:2016/12/1 14:57:55 藝術是生命的珍寶,是神奇大自然賜予純凈心靈的財富。有幸擁有這財富的就有石緣堂里,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知名書法篆刻家——傅偉華。他是一位以質樸純厚的書法溫暖人生,用渾厚端麗的篆刻雕琢生命的藝術跋涉者。少時即愛書法、篆刻,遍臨諸帖。隸習漢碑,楷習顏柳,行習三王,小篆習趙叔儒,金文習毛公鼎。尤喜金文,精于篆刻。多年來,他以其特有的睿智與博學,在藝術的征途上,勤于思索,忘我耕耘。 1956年8月,傅偉華出生于滎陽市高山鎮許村,悠久的歷史讓這片土地始終保持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春節期間那對聯上方方正正、筆力遒勁的大字,讓他年少的心對書法藝術有了懵懂的向往,而父親每到春節便不辭辛勞到鄰村“求字”的舉動,讓他更加堅定了練習書法的決心。從自己摸索練習到觀察臨摹對聯,從書法作品不甚理想到廣受村里人的認可,從獲得著名書法家的指點到加入書協,一路走來,多少往事都沉淀于傅偉華的記憶之中。 書法家張子仁曾對傅偉華說“書法是一棵參天大樹,要學就從根兒上學。”這一句話對其影響頗深。在物質條件匱乏的時期,傅偉華千方百計搜集各種名帖古碑,研習臨寫古今歷代名家的范本和典籍。2009年春,傅偉華又結識著名書法教育家王建國,得其筆法,根據自己的領悟結合毛公鼎散氏盤字型,通過巧妙構思使字體更加緊湊、靈活,通過濃、淡、干、濕的墨色變化和粗、細、方、圓的筆法變化形成了自己的書法藝術風格,并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與肯定。所書金文結構內收外放、百態爭艷,極具觀賞性,既不失古人神韻,又具備時代特色。所寫篆書筆畫圓潤,結體緊湊,疏密適中,靜中隱藏動感,動中蘊涵穩重,渾然天成,欣賞時讓人產生一種美的愉悅的感受。 如果說是父親寒冬深夜求取對聯的背影,促使傅偉華走上了書法藝術的道路;那么便是對早逝愛子的深深懷念,堅定了傅偉華探索篆刻之道的心。 刻刀聲咔咔作響,同樣被雕琢的還有傅偉華坎坷的人生;金石屑簌簌飛揚,激揚著昔日憂傷中那濃濃的真情至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傅偉華于木、石、金、玉、瓷之上,雕刻著一枚枚承載著真情至愛和幸福夢想的印章。其漢印作品,構圖方整,方寸間靈動之文字,朱白之相宜,縱橫之章法,淋漓盡致間展現出耐人尋味的古雅逸趣,透露出一種大漢的盛世氣勢。傅偉華的篆刻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除多次參展外,他還將自己的印章作品收集整理,編書成冊,以供名家指點、后輩學習。 天道酬勤,幾十年的辛勤耕耘收獲了累累碩果。2010年,傅偉華加入鄭州市書法家協會;2011年加入河南省書法家協會;2013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他的書法篆刻作品先后入展全國第二屆篆書作品展、全國首屆“西狹頌”書法篆刻作品展和“三蘇獎”展、全國首屆“鐵人杯”書法篆刻作品展;2016年,部份書法篆刻作品被中國郵政總局中國國際集郵網選作“中國當代書法名家”郵票素材,作為國家名片的郵票向全球發行。 一片癡情付翰墨,筆耕不輟在途中。不變的追求,前進的腳步,耳順之年的傅偉華依舊將自己定位為:“我還在路上”,每天不停筆,堅持習字,不斷的摸索與追求。學無止境,藝術的道路同樣沒有盡頭,愿他撐著書法這盞明燈,在藝術道路中探索追尋,繼續用書法溫暖人生,用篆刻雕琢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