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秦氏絹藝的代表作。”秦氏絹藝第十一代傳人、76歲的秦三杰自豪地介紹起這個“蟈蟈白菜”:“這種絹蟈蟈通常由6種絹制成。須、頭、身、翅、腿、鱗材質各不相同,光制作這個3厘米長的蟈蟈,就有118道工序,需要20多天的時間。所有工序均為手工制作,能始終保持不變質、不褪色、不變形。”
滑縣秦氏絹藝始創于明崇禎年間,歷經400多年的文化洗禮和秦家代代藝人的創新和發展,已經成為華夏一絕、國之瑰寶,曾獲得中國民間文藝的最高獎——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2007年2月,秦氏絹藝被河南省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蟈蟈白菜”被國家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
“好漂亮!這個要多少錢?”展位前的圍觀者指著“蟈蟈白菜”問。“8萬元……”秦三杰回答并耐心地向圍觀者介紹秦氏絹藝歷史和制作工藝。秦三杰告訴記者,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秦氏絹藝,將這個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發揚光大!驹瓨祟}:秦氏絹藝:一棵“白菜”八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