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安陽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安陽

淺談董江源書法藝術

2012/6/20 15:20:44 點擊數: 【字體:


    董江源是近年書壇出現的一位活躍的青年書家。他的書齡不過十年,但其作品卻能多次入選全國重要書法展覽,并在各種書法賽事中頻頻獲獎,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當然,他所取得的成就與其個人的天資以及勤奮學習分不開,與其處在當今書法藝術繁榮的大環境分不開,但這大環境并非上蒼獨賜與他,勤奮學習者又何止百千,而成功者卻寥寥,所以在探討江源成功的原因時,就必須研究他的學習方法和創作道路。
       
    一般說來,學習宜從楷書入手,先精一種,再博諸多,久而久之,便可卓然成家,許多老一代書法家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但江源并沒有認真去埋頭幾年“顏、柳、歐、趙”,而一入手便是隸書,并且用功最多的不是漢碑而是漢簡;繼而很快迷戀于古文字書法創作,用功最多的不是金文名器,而是楚簡帛書。看來江源正得益于這種異于傳統式的單純功力修煉。直接貼近創作的學書之路。正如他的好朋友馬嘯說的:“……董江源在書法上的長進,有賴于他的單純,否則,如果是一個原先就將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裝了一腦子的經驗豐富者,斷不可能有今天的收獲。”
       
    分析起來,江源書法創作有三個特點:曰古,曰奇,曰新。所謂的古,是一種純古,得純古之形,才能具醇古之意。他的書法創作之本不是歷代流傳的那些名碑重帖,而是新出土的戰國、秦漢簡牘;不是名公大儒的手澤,而是名不見經傳的書手遺墨。他直接使用最純古的創作素材,這素材,沒有經過金石文字制作性的“異化”,沒有經過唐宋楷則的“異化”,也沒有受明清書家個性化創作影響而“異化”,而是原汁原味的參照古人的手寫體,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用筆使轉映帶,體會筆勢往復的節奏,所以江源的創作能得“筆下無夾雜”之妙。所謂的奇,是以一種不平常的形態而生出新穎感,從而使作品在審美上產生對視覺的沖擊力,因他所取的素材是人們過去見不到的簡牘帛書,他的書法創作是建立在考古新發現和古文字學家對新發現古文字整理考釋的成果之上的。他之所本是古人自由的手寫體,漢簡帛書自然率意又具平直舒和之美,楚簡帛書天真浪漫,又奇麗詭異,變化無端中有著統一之美,這一切都使看慣了鐘鼎銘文、秦漢石刻以及“顏、柳、歐、趙”的人們有一種新奇的美感。其三是新,其創作形式之新、筆墨趣味之新與文字之醇古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從古與新兩端構成江源書法創作審美的支撐點。把古簡帛書上粟米大小的字放大開來,把竹木簡牘書的原型用長鋒筆在生宣紙上再造,把這些用心查找、搜集連輟古文字而成的詩文,用全新的章法構圖表現于書法創作中,把這些古人于掌上近觀的文字,通過創作者的種種手段,使之適應于高大展廳作壁上觀的審美環境,適應在眾多作品對比之中展示自己,這一切,都在江源的匠心獨運之中。【原標題:淺談董江源書法藝術】
淺談董江源書法藝術
淺談董江源書法藝術

淺談董江源書法藝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