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安陽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安陽

徐榮雙:書法有“品”格自高

2012/6/20 15:00:26 點擊數: 【字體:


徐榮雙:書法有“品”格自高


   【藝術簡介】

    徐榮雙,筆名研摩,1957年12月生,現供職于河南省委辦公廳,是中國書協主席張海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書畫聯誼會副主席,河南省省直書法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中南書畫社副社長。

    1982年以來,徐榮雙多次參加省內外和國際上的書畫展并屢獲大獎;作品交流到香港、澳門、臺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在報刊雜志上發表多篇(幅),部分作品被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等單位和個人收藏,有些作品被摹刻于全國多處碑林。并多次受邀參加書法書籍的出版,著有《國際書法精品集》、《中國青年書法作品選》、《黃河母親書法大觀》、《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集》、《中國當代書法家大辭典》、《陳奎元詩詞賞析》、《徐榮雙書法集》等書。

    曾獲2004年10月全國皇威杯名家大賽一等獎;2005年全國黃淮杯書法大賽一等獎;2006年河南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名家書畫展一等獎,2006年中國書協組織的全國第七屆書法理論三等獎,2009河南慶祝建國60周年為中國喝彩書法名家書畫展金獎。近年來他的作品作為河南省官方禮品贈送國際友人、中央領導及外省主要領導人。

徐榮雙:書法有“品”格自高

 徐榮雙書法作品
徐榮雙:書法有“品”格自高

 徐榮雙書法作品
徐榮雙:書法有“品”格自高

徐榮雙與記者合影

    尚未與徐榮雙謀面,就已耳濡目染了他在專家圈內人士間的影響力,他的書法造詣不僅贏得了群眾好口碑,更深得領導贊賞。多幅詩詞作品作為河南省官方禮品贈送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各國友人,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來訪客人,贈送給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還贈送中央領導及廣東、山東、新疆、四川等各省主要領導人。這些都鑒證了徐榮雙作品的尊貴和高品位。

    與徐榮雙電話邀約之后,筆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人格修養魅力,他雖公務繁忙,但對于我的約訪,他略作思索,就立即確定在單位處理一些事情后,便來到他所工作的書畫院會面,后來怕記錯了時間又專程回電話進行確認。初次接洽就給我留下了處事認真,為人真誠,言既出,行必隨的深刻印象。這樣的人,讓人信服,令人敬仰。

    在徐榮雙書法創作的地方,我感受到了他作為一名行政機關工作者,對于藝術創作的真情實感,并領悟了他堅持、執著、專注的書法情結。正如河南省委主要領導對他評價的那樣:“徐榮雙無論是做事,還是書法,均嚴謹認真,一絲不茍,這是長期在機關工作養成的作風。他的書法既繼承傳統,又豐富創新,為傳統藝術注入了活力。”

    一、心境——精神的追求

    徐榮雙自幼喜愛書法,七歲投師,讀帖習字至今從未間斷,主攻隸書,亦攻真、草、篆,諸體皆有精到之處。對于書法,徐榮雙不圖名利、不被時弊影響和束縛,他數十年來在公務百忙之中從事書法創作和研究,已形成自己的點畫精到、舒展流暢、俊秀飄逸的風格。2003年劉炳森先生點評說:“徐榮雙的書法作品,喜愛書法的人喜歡,不懂書法的人也喜歡。這是他書法的藝術特色。”

    天道酬勤,勤能成器。徐榮雙被河南省委主要領導看中并重用,為他們書寫詩詞歌賦及重要言論,為宣傳中原文明,弘揚傳統文化做出了獨特貢獻。

    談及書法創作的苦與樂,徐榮雙認為創作的過程有時候固然辛苦,但更多的是樂趣。他認為書法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它不僅僅是書法,同時又是氣功,練習書法時,總能感到氣血暢通,心悅體舒,有益于身心健康。

    “書乃心聲”,書法為“心的藝術”,多年來徐榮雙將書法當做一項心性的事業,進而修道、修身、修心,追尋一種心境、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他深知,書法只是表象,文化才是根源,藝術不能脫離文化,要讀書、游歷、品味和沉思,作品才能升華,才會有永恒的精神性和藝術的生命力。

    徐榮雙的作品中,融進了自己的知識修養和審美趣味,寫出了真情至性。所以能深受大眾和領導的喜愛。一件藝術作品的神韻高妙,可以說是書家的思想境界,生活閱歷,藝術修養,以及作品所達到的獨特境界等內外各方面功夫的總和。

    二、意境——傳統的侵潤

    在徐榮雙看來,書法的筆法、造型結構、整篇章法布局等,無不包含著一定的規矩法度。他的書法法度規整,路子寬泛,博采眾長,取精用宏。

    多門藝術傳統對他皆有影響,他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喜愛文學、詩詞,尤其酷愛音樂和戲曲,特別對河南的豫劇、曲劇感興趣,他的板胡、二胡演奏技藝頗具專業水平。這些在他揮筆創作時,不無二致地統一反映于筆觸峰端,從而由音樂的音符、音節、情感帶出體勢布置的格局,有聲腔的抑揚頓挫會意于線勢的起伏跌宕。從第一字第一筆,到最后一字最后一筆,氣貫神通,渾然一體。

    宗白華先生曾說“中國的書法本是一種類似音樂或舞蹈的節奏藝術。中國字若寫得好,用筆得法,就成功一個有生命有空間立體味的藝術品。……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樂。”徐榮雙的書法通過線條的粗細、輕重、伸縮、疾徐、疏密的對比,引起視覺的變化,使人感覺到或抑或揚,或頓或挫的強烈線條節奏,從而造成一種有緊有松、有緩有急的內心變化節奏。正是音樂的律動節奏,使他的書法作品生機勃勃,魅力無窮。

    徐榮雙的書法作品,即使章法形式千變萬化,卻始終離不開傳統的侵潤,計白當黑,虛實結合,節奏和諧,行氣貫通。能達到如此境界,不僅是筆墨功夫的精確,更是理念、意識、情感作用力的結果。

    三、格調——人品的升華

    徐榮雙多書寫名言警句、詩詞歌賦,配以剛勁有力的隸書,給人一種渾厚飽滿、勵志奮發、痛快淋漓、骨肉相稱的藝術審美感受。正是這廣博的涵養、放逸的情致以及崇高純凈的人品和書品合而為一的大雅之作,讀來使人思想得以凈化,情感得以升華,他的作品被贊譽為格調高雅。

    清代劉熙載曾說:“書法,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如其人而已”。藝術創作實質乃為精神和心志的映現,徐榮雙心胸開闊、立志高遠,“人品既已高,氣韻不得不高”。他的精神境界在作品中得以凸現,讓觀者產生一種情緒上的激動和愉悅,若品佳釀,如飲甘泉,使人陶醉,令人酣暢,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精神陶冶。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學無止境,得無止境,道也是無止境的。藝術需要意境,藝術需要寬容和博大,而這也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就是成功的基石。

    徐榮雙以自身的勤學苦練教導同樣愛好書法藝術的兒子,他的兒子徐果,7歲即榮獲鄭州市少兒書法大賽一等獎,12歲榮獲河南省少兒書法大賽一等獎,13歲榮獲全國青少年書法大賽一等獎,之后屢獲大獎,年紀輕輕的他現已是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會員,每每提到兒子,徐榮雙難掩幸福與自豪。

    徐榮雙在書法這條道路上一直筆耕不輟,采訪過程中,我看到了他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學藝精神,沒有太多的名譽奢望,不通過藝術來尋求榮耀,而是把藝術當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修身養性。他一件件成功的作品背后,是一顆自然、平和的心境和扎扎實實、一絲不茍的藝術態度。【原標題:徐榮雙:書法有“品”格自高】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作者:方凡、李鳳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