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由市文廣新局主辦、各縣(市、區)文廣新局承辦的2012年文化遺產日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在市圖書館博物館廣場成功舉辦。局領導王金濤、杜芬和各縣(市、區)文廣新局領導參加了活動開幕式。
本次“中國文化遺產日”活動以“活態傳承、重在落實”為主題,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稀有劇種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九曲黃河燈盞”等多場精彩的非遺項目展示展演活動,展現了我市厚重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了悠久的古都歷史文化,進一步增進了廣大群眾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了解,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
“非物質文化遺產稀有劇種展演”精彩紛呈。市文廣新局組織各縣(市、區)文廣新局在兩館廣場演出了淮調傳統劇目《姜子牙出山》、四股弦劇目《拆遷小插曲》、落腔折子戲《呂蒙正趕齋》等精彩劇目,多名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現場表演,為廣大市民獻上了豐盛的民間文化大餐。
“九曲黃河燈盞”展演引人入勝。6月8日和9日晚上,由安陽縣組織的省級非遺項目倫掌九曲黃河燈盞會在兩館廣場舉辦。陣容整齊、規模龐大、充滿傳奇色彩并配有現代化燈光照射和電子音響的九曲黃河燈盞展演,引起了廣大市民的濃厚興趣,紛紛扶老攜幼走入燈陣祈求平安好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由市、縣兩級文化部門通過30余塊制作精美、內容豐富詳實的宣傳版面,展示了近年來我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取得的成果,普及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現場工作人員還向市民發放了宣傳冊、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有關知識。
為確保此次活動的效果,市文廣新局在精心籌備各項主題文化活動的同時,還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向廣大市民發布了系列文化活動演出、展演的時間和地點,吸引廣大群眾到市兩館廣場參加活動。6月7日晚,局領導王金濤、杜芬親自帶領機關干部志愿到易園、市民活動中心、兩館廣場等市民集中的場所發放著“中國文化遺產日”系列文化活動宣傳單,受到廣大市民稱贊。
近年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7項、省級項目32項、市級項目58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3名、省級傳承人32名、市級傳承人49名。安陽縣曲溝鎮(抬閣)、內黃縣(繪畫)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陽縣呂村鎮(戰鼓)、內黃縣馬上鄉(獅舞)、龍安區龍泉鎮(抬閣)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滑縣秦氏絹藝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被命名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據悉,在“中國文化遺產日”期間,我市各級各類文化、文博機構,各類博物館、文物保護單位、社會傳承基地等還通過展覽、講座、免費參觀等形式,積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咨詢、教育和培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