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這個大型封建官員府第由一個普通的景區一躍而為4A級景區,憑借的就是獨特的文化內涵和保存完整的精美建筑。
馬氏莊園的成功,是安陽縣文旅共榮共生的一個典型案例。
安陽縣歷史文化厚重,境內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文化、曹魏文化等歷史遺址500余處,各類文化景點240余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5處。既有被郭沫若先生稱為“小南海文化”的25000年前原始人洞穴,貫穿6000年文明史的安豐漁洋文化遺址,世人矚目的曹操高陵,也有“河朔第一古剎”寶山靈泉寺石窟、全國最大的萬佛溝支提塔林等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遺跡。
在長期的實踐中,該縣確立了“文旅共生”的文化旅游發展思路,先后投資2.8億元,對馬氏莊園等特色景區進行了重新規劃;投入1300多萬元,對曹操高陵等進行了有效發掘、保護。
目前,全縣有4A級景區1處、2A級景區2處,初步構成了馬氏莊園、小南海風景、趙河自然風光、靈泉寺等“一線多點”不同風格的旅游景區。在開發、保護的同時,他們還通過召開文化研討會、文化旅游節,以及舉辦旅游宣傳推介會等,不斷提升景區的知名度。
特色文化景區像一塊塊磁石,吸引了眾多游客。2011年,全縣各景區共接待游客247萬人次,同比增長15.4%;旅游綜合收入2800余萬元,同比增長15%。今年前7個月,該縣就接待游客 163.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49.3萬元,文化旅游的綜合效益日益提高。
“今后幾年,我們將緊密結合《中原經濟區發展規劃綱要》,在推進打造河南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中先行先試。”該縣縣委書記徐慧前說,他們已制定通過了《安陽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為發展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人們對安陽縣文旅共生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更多期待。(原標題:安陽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共榮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