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5年新一輪拍賣也將在春節之后拉開帷幕,對于上一季度的拍賣進行盤點回顧,借由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2014年秋季拍賣報告,我們試圖通過對于每一板塊的梳理和總結,發現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新變化。由于中國書畫在市場中的權重地位以及近現代藝術家的市場號召力和影響力,我們將結合重點拍賣現場的現場回顧,以及數據的整理呈現,來發現本年度書畫部分的新趨勢。
傳統水墨與新水墨的“市場分離”
在我們對于當代書畫進行觀察和分析的時候,首先區分出當代書畫與新水墨之間的差異性,這兩個板塊在2014年秋拍中的表現也是界限明顯,當代傳統水墨的熱門藝術家今年的成交并不盡如人意,這些炙手可熱的藝術家甚至沒有出現在TOP50的榜單之內,但另一方面,新水墨市場的人氣則更為高漲。
像新水墨領軍人物徐華翎,其個人作品成交紀錄被刷新的最近時間均在2014年秋拍期間,《后花園》以201.25萬元位居榜首,2005年創作的《香》在北京保利創下143.75萬元的佳績,而緊隨其后的兩件拍品也都超出最高估價,分別以132.25萬元和120.75萬元易主。另一位新水墨市場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郝量,在去年秋拍中,也表現得可圈可點。2014年10月24日,郝量創作的《云記》手卷在佳士得(上海)拍出675萬元,這對書畫市場低迷情緒可以說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科學的世界》在香港蘇富比被拍出,成交價為230萬元,成為郝量個人作品成交榜單的“探花”。
楊彥 黃山賦 約2200平尺 成交價:RMB 6600萬
無獨有偶,位于新水墨板塊第二階梯的重要藝術家也紛紛表現突出,如一直以市場較為穩定為特點的黃丹,于2014年秋拍中在佳士得刷新個人紀錄,創作于1960年的《叢林與船 泰國女子的畫像》拍出93.75萬元,不僅如此,黃丹作品成交TOP5均誕生于2014年秋拍;另外,秦艾的市場成交高價也都密集在去年,諸多新水墨市場中堅力量藝術家的市場明顯上漲。
范曾 《載歌行》1982年作 1800萬元 北京九歌2014年秋拍
而在當代傳統書畫部分,崔如琢、范曾、王明明等人依然是炙手可熱,但是其他的位置則被新水墨的藝術家代替,尤其是在高價拍品的部分,徐累作品《霓石》在中國嘉德2014年秋拍中以1840萬元成交,成為這一板塊2014年秋拍中的最高價拍品。緊隨其后的是范曾作品《載歌行》,在北京九歌秋拍中以1800萬元成交。
“但是需要謹慎的是新水墨市場因為其定義仍存爭議,學術梳理較為欠缺,整體創作市場風格趨同較為明顯,投資具有一定風險性。目前該市場的亮點大多集中在個體藝術家的成交記錄上,該板塊還未形成整體的優勢”,即便是如此的驕人成績,保利香港當代水墨部門的主管唐麗麗也認為,對于新水墨的熱度應該持有謹慎的態度。
結語: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當代書畫與新水墨一起構成了拍賣中的書畫板塊,板塊所呈現出來的共同特點在于高價位的精品缺失,同時處在一個調整的時期,而從目前各大拍賣公司在2015年春季拍賣征集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一樣,試圖通過尋找一些極具特色和文化深度的專場、作品來充實這一塊板塊,而市場的反饋如何,則需要新一季度拍賣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