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在鶴壁市浚縣小河鎮劉莊村,記者見到了張躍民的占地面積2000多畝的大型養豬場——位置遠離生活區,四周是一望無際的玉米地,形成了阻斷疫病傳播的一道天然屏障。這里,也是張躍民創建的鶴壁市躍民牧業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張躍民是浚縣第一批大學生“村官”,他肯吃苦,敢嘗試。2007年9月,他想方設法籌措資金5000余萬元創建了養豬場。目前公司每年可向市場提供種豬3萬余頭,實現年銷售收入7000余萬元。
張躍民辦公室的墻壁上掛著“添加瘦肉精就是犯法”的牌子,顯得特醒目。“我們養豬絕不用抗生素。首先在豬舍建設上下大工夫,豬舍通風好、采光好、保溫效果好,環境好了豬就不易生病。我們進豬舍不打消毒水、不穿隔離服。其實豬接觸少量細菌是好事兒,可提高抗病能力。”見到記者,張躍民打開了話匣:“就像農村的孩子經常在沙土里摸爬滾打,身體素質好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豬健康、皮實、不‘嬌氣’。”
公司的38棟豬舍很壯觀,不但建造質量高,抗震抗風雪,就豬舍的大小、結構也很講究,比如懷孕豬不宜運動,豬欄的設計較小,可以保證豬寶寶不受傷害;公豬的豬舍配標很高,另外帶獨家小院,利于它們活動,有助母豬產出優質小豬;豬舍都有窗子保證空氣對流。豬舍之間相隔8米,保證充分享受到陽光照射。中間的空草地是為剛停止哺乳的母豬設置的運動場;豬舍上有中央空調,下有集中地暖,四季恒溫。
張躍民介紹,他們堅持按照國家標準化養豬生產模式進行生產,原料、藥品嚴格按照無公害化生產模式進行生產。從原材料的入庫、生產到使用,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詳細的記錄。公司生產的種豬經過三環節進行測定,對不達標的種豬進行嚴格淘汰。這樣,他們養的豬優質、不愁賣、賣高價。
五年時光,張躍民的創業路子走得扎實、穩健,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經驗并以一流的技術、產品與服務建立無特定病源種豬場,走出了一條綠色的、健康的養豬道路。躍民牧業如今是“鶴壁市良種豬繁育基地”、“鶴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國生豬標準化示范場”。
在鶴壁,在浚縣,張躍民成了名人,他是鶴壁市“十大優秀青年企業家”、“河南省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標兵”。這不僅因為他養豬好,他的人品、他的善行更為人們津津樂道。從2010年開始,張躍民一直資助一部分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承擔他們大學期間的全部費用。他感慨道:“一個經歷過困苦磨礪的人,更懂得從善與責任。我打小家境特貧,現在我的企業發展良好,有能力和責任幫幫孩子們。”
“下一步我打算以生豬養殖為依托,拉長產業鏈。利用沼渣沼液作為有機肥,發展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形成‘豬—沼—菜’的循環經濟鏈條。還準備把小河鎮的大白菜進行品牌注冊,使公司能夠迅速帶動周邊養殖業和高效農業快速發展,實現公司和養殖、種植戶的互利共贏。”健談的張躍民眼睛里透著執著與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