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輔佐下,率領大軍西出岐山,東進伐紂。不料,剛出岐山不久,就遇上了鎮守澠池的商朝大將張奎。張奎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還會一些祭風薄霧、移山挪海的邪術,非常厲害。他聽說周武王率領大軍來到城前,一聲冷笑,披甲帶領五千人馬,殺出城來。當時大周名將如云,一陣廝殺,把張奎殺得大敗。張奎見狀,忙驅馬向山谷奔去。周武王指揮人馬,緊追不舍。張奎一見,急忙施起法術,搬來一座大山,將山口堵了起來。
姜子牙是何等人物,也會移山挪海之法。只見他一揚手甩起了趕山鞭,“啪啪”打得震天響,但不知怎的,擋在路口的這座山就像釘子釘在那里一樣,一動也不動。他好生納悶,用咒語喚來山神,才知道里邊還有這樣一個緣故呢。
從前,有個頗有名氣的江南才子,因家鄉遭水患,舉家來這里投奔親戚。不料親戚家人月前染瘟疫都已亡故。他不得已在此地寫文賣字換錢,維持生計。有一天,他在這座山下碰見一個漁人,手里提著九條魚。這才子久居江南魚米之鄉,如何熬得住沒魚沒肉的生活?一見賣魚之人忙問:
“阿公,這魚多少錢,我全買了。”
那漁人說:“我抓的是九條無鱗魚價值連城,不過,在下自幼愛對對子,你如果能對上,這九條魚情愿送你下酒便是”。
那才子暗自好笑:這漁夫真是有眼不識金鑲玉,忙說:“此有何難,你只管講來。”
漁夫說:“一串無鱗魚,鱔長鰍短虱魚有角。”
才子聽吧,搜腸刮肚,也尋不到對仗的句子,只好惆悵而歸。回到家中,日思夜想,自己一個頗有名氣的堂堂才子,竟然敗在漁夫手下,事情傳開,我有何面目回見江南父老?越想越生氣,慢慢竟一病不起。臨終,吩咐家人,將他埋在這山上,并在墳旁的石崖上刻下漁夫所說的那幅對子的上聯。天長日久,那山有了靈氣,對子也隨山長了起來。不過聽人說,誰若能對上這幅對子,那山自會恢復原樣子。
姜子牙聽后微微一笑,舉筆寫下了:三只硬殼物,龜圓鱉扁螃蟹無頭。將士們見了都稱贊姜子牙的下聯寫的更貼切有趣。話音未落,只聽得一聲巨響,擋山口的那座山自個又挪回原地方去了。
姜子牙率領人馬殺入山谷追殺了張奎,很快就破了澠池,F在這個故事,還在澠池境內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