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淇縣有個名叫“能豆兒”的年輕人,這人做生意怕操心兒,種莊稼怕掏力兒;光想找個不費力氣,不費腦筋,飯碗兒不賴,工錢不少的輕巧活兒。
你還別說,還真叫他碰上了。 有家掌柜對他說:“跟我走吧!到咱那兒,一不用你操心,二不用你掏力;見天細米白面,一年十二石麥的工錢。一年只叫你掏幾窩兒麻雀就行了。咋樣?”
能豆兒一聽,覺得這個蔓青可剜,就說:“別啥咱不會,還就會掏麻雀!”
三說兩不說就算成了,雙方立刻簽了文約。
到了掌柜家一瞧,還真不假,見天好吃好喝。吃罷飯沒事干,跑到大街去閑轉。一春天屁事沒有,能豆兒養得又白又胖。到了夏天,這天掌柜對能豆兒說:“今兒個咱去掏麻雀吧!”
能豆兒說:“瞎子逮叫蚰(蟈蟈)——只等這一聲哩。”
掌柜拿出一套特制的皮衣,還有一頂上面全是鋼錐的鐵帽子,叫能豆兒穿戴。
能豆兒把頭一搖說:“不用,不用!在俺那兒掏麻雀從來不用這玩意兒。”
掌柜說:“今兒個得穿!這是俺這一路的規矩。”
能豆兒只好按“規矩”辦事。一路去的還有幾個人,有人扛梯子,有人拿大繩,有人拿著明晃晃的大刀。掌柜對能豆兒說:“這些人都是你的‘護兵’。”能豆兒覺得怪威風哩,就是有點小題大做。
他們來到一座大山下,面前是陡壁懸崖,半山腰上有個窟窿,剛好能鉆進一個人。有人把梯子放好,掌柜對能豆兒說:“麻雀就在窟窿里,你順著梯子上去,鉆進洞里,啥時候摸著了,喊一聲就行了。”說著給他一條大長繩,叫他拴在腰里,拴緊,另一頭躺下邊幾個人拽著。能豆兒順著梯子可上了,誰知剛到洞口,只聽“唿”的一聲,他不由自主地被吸進洞里,再往后他就啥也不知道了……
原來這家掌柜是個專門逮蟒的獵人。他把能豆兒雇來,是拿他充當“誘餌”,誘蟒上鉤,進行捕殺的。能豆兒剛剛接近洞口,就被大蟒蛇一口吞進肚里。洞下的人見大蟒上了鉤,就一齊用力往外拖,把大蟒拖出洞外,摔在懸崖下。人們一齊擁上去,用刀把它砍死。充當“誘餌”的能豆兒。被人們從大蟒肚子里拖出來時,就剩最后一口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