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路上發生的故事
2013/7/30 8:49:5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清朝道光年間,衛輝府有個年輕秀才,名叫梁志成,自認為自己學識淵博,坐在家里屈才,準備進京趕考,求取功名。
這天路過淇河岸邊的張家莊。當時正是盛夏的一個上午,志成走得口干舌燥,七竅生煙,想找個地方尋口水喝。來到一家門口,見一幫伙計正扛著一布袋一布袋的小麥往場里曬。志成對伙計們說:“甭扛了,甭扛了,趕緊給掌柜的說,今天不宜曬麥,有雨!”
一個伙計說:“你看看這天上一絲云彩都沒有,能會下雨?”
“不錯,今天一定有雨!你只管告訴掌柜。”
一會兒那個伙計回來了,說:“掌柜的有請!”
志成補領到曬麥場邊的一棵大樹下,只見一位銀須白發的老人坐在樹蔭下,一邊乘涼,一邊喝茶。老人讓志成坐下喝茶,志成實在渴極了,坐下端起一碗兒不涼不熱的茶水,一氣兒抽了個底兒朝天。
老人并不見怪,問了志成家早哪里,準備到哪去之后,笑著說:“秀才,你敢斷定今天要下雨么?”
“敢今天肯定下雨。”志成十分自信。
“了不起呀!年輕人,這樣小的年紀能夠學到這個地步,的確不易呀!”
志成高興得哈哈大笑:“一般,一般。”
老人話頭兒一轉,說:“你知道這雨啥時候開始下嗎?”
“不知道。”
“你知道這雨從哪地方起,下到哪為止嗎?”
“不知道。”梁志成有點沉不氣了,他覺得今天可能遇上高人了,連忙起身抱拳,“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請老人家賜教!”
老人家有眼有板地說道:“此雨今日午時三刻,從東南五里地的龍王廟灣下起,一直下到我這曬麥的場邊為止,雨就停了。不信拭目以待!”
梁志成聽得目瞪口呆,他從來沒聽說過世上真有如此高人。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盡管老人說的如此懇切,志成仍然有點半信半疑。
老人要留志成在莊上吃午飯,志成也不推辭。
飯后,他們一起來到場邊大樹下,一邊喝茶,一邊閑聊。這時天上仍然萬里無云,天熱得像個大蒸籠,連點風絲兒也沒有。人們坐在樹蔭下,汗滴兒順身往下流。志成心中起了疑惑,這樣的天會下雨么?
誰知道夏天的天是后娘的臉——說變就變。一會兒午時三刻到了,東南天邊上突然升起一塊黑云,直箭樣往西北方向竄,霎時間烏云滾滾、電閃雷鳴,瓢潑大雨下來了。你說這雨也下得奇怪,果然只下到老人家曬麥的場邊,一滴兒也不下了。走馬間煙消云散,又變刀了熱敖敖的響晴天。
這時候,梁志成激動地淚流滿面,跪倒在老人面前說:“老爺爺,您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我愿記過拜您為師,不再進京趕考了,請您收下這個不成器的徒弟吧!”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