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4A級景區、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古靈山
淇河天然太極圖
淇水詩苑
國家4A級景區、中華第一古軍校——云夢山
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為游客奉獻出民俗盛宴
淇河風景美如畫,八方賓客紛至來
云夢草原風情節,引來游客無數
一個新的旅游競合時代正在形成,壯美中原之魅力鶴壁正鉚足干勁,抓住高鐵開通這個難得的機遇,奮力前進。
在“5·19”第一個中國旅游日到來之際,鶴壁市將全面提升旅游產業水平,迎接一個嶄新的旅游時代!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古韻如詩、山水如畫的鶴壁總是令人向往。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數以百萬計的海內外游客蜂擁而至;三八麗人行,讓朝歌古城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淇水鶴壁·五一旅游黃金月”啟動暨“百萬中原人暢游鶴壁,使淇水鶴壁備受推崇……一系列主題活動的余音還在耳邊環繞,鶴壁旅游又急匆匆地邁上新的征程。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是鶴壁市創建科學發展示范區的起步之年,鶴壁旅游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持續實施“三品”(品牌、品位、品質)提升工程,打造“一水(淇河)兩山(云夢山、大伾山)一節(民俗文化節)”核心精品;緊緊圍繞“四個統籌”和“兩個構建”,以旅游與文化、生態、產業等相融合為引領,以品牌、項目為帶動,打造“朝歌古城·淇水鶴壁”旅游主題品牌,做大做強旅游產業,力爭實現2011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同比增長13%以上,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15%以上。
持續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朝歌古城·淇水鶴壁”旅游品牌
旅游業是知名度產業,品牌就是生命。近年來,鶴壁市堅持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圍繞“朝歌古城·淇水鶴壁”旅游品牌,力爭把鶴壁打造成為華北重要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務實營銷。近年來,鶴壁市主攻以北京為重點的華北市場,鞏固以鄭州為中心的周邊市場;通過在北京舉辦“朝歌古城·淇水鶴壁”旅游推介會、市場對接會、在京設立“鶴壁旅游聯絡處”等推介對接,實現京鶴旅游互動;借助鄭州—北京、鄭州—上海、北京—廣州等列車播音,沿途推銷鶴壁美景;與全國知名旅游連鎖機構寶中旅游河南金城國際旅行社合作,形成常年旅游客流。市、縣(區)旅游部門和主要旅游企業也組成一體化旅游宣傳促銷機構和常年營銷小分隊,充分發揮旅游區、旅行社、星級賓館等旅游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旅游宣傳促銷機制。
活動帶動。鶴壁旅游營銷總是別出心裁,2010年舉辦的鶴壁民俗文化節、“淇水鶴壁·五一旅游黃金月”啟動暨“百萬中原人暢游鶴壁”活動、鬼谷子文化節、云夢山草原踏青節、大伾山登山健身大賽、“尋訪朝歌古都·品味詩經淇河”等一系列旅游活動,引得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鶴壁旅游實施“3+2”模式(“3”即“春節、五一、十一”三個黃金月,“2”即三月份開展“淇水鶴壁麗人行”和暑期大中學生各類夏令營和社會實踐活動),使全年形成數個旅游高潮。
借力營銷。鶴壁借助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北方旅游交易會、國際旅游交易會、中原經濟區旅游交易會,為鶴壁開辟遠程市場和國際市場做好了鋪墊;赴邯鄲、晉城、菏澤、鄭州等周邊省市進行推介,有力地促進了客源地旅游市場;分別與安陽、焦作、濟源、新鄉、邯鄲等市旅游局簽訂了《旅游戰略合作協議書》,中原經濟區11城市聯合發行了“中原惠民旅游卡”,共同打造“太行山水游”、“殷商文化游”精品旅游線路。
“品牌”提升工程,使“朝歌古城·淇水鶴壁”旅游品牌魅力倍增,鶴壁旅游客源半徑不斷擴大,游客也呈不斷上升趨勢。
持續實施“品位”提升工程,全力打造“一水兩山一節”旅游精品
2010年,鶴壁市的旅游基礎設施投入資金接近1.5億元;云夢山八卦城、大伾山游覽線路改造、靈山度假村、摘星臺等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摘星臺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區,鶴壁市A級旅游景區數量增加到7家……鶴壁市持續實施“品位”提升工程,提升旅游產品競爭力,積極推進既定旅游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一水兩山一節”旅游精品。
“一水兩山一節”旅游精品,是以淇河生態休閑旅游為龍頭,不斷提升淇河及天然太極圖和云夢山、大伾山等主要旅游景區品位。圍繞濱水城市建設,打造淇河旅游龍頭,促使新區早日形成淇河文化生態休閑旅游中心。著力搞好淇河“一河五園”、天然太極圖、金山、白龍廟以及浮山生態農業觀光園等重點項目和旅游設施建設,創建生態旅游休閑優質旅游目的地。圍繞西部自然和人文資源,提升云夢山品位,按照《云夢山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暨重點地段控制性詳細規劃》,形成以戰國古軍庠為依托的軍事文化尋根游、以八卦城為依托的易經文化游、以五里鬼谷為依托的峽谷探險游、以農家樂項目為依托的觀光體驗游等精品線路,使云夢山旅游景區成為軍事文化突出,各種要素齊全,集山水探險、觀光娛樂為一體的全國知名的旅游精品景區。圍繞東部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加快陽明書院、紫泉別墅等項目的修復和完善,開發道教音樂表演,全面提升大伾山景區品位。
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有實力的大企業參與鶴壁旅游產業發展,促進旅游景區體制機制轉換,提升品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持續實施“品質”提升工程,全力打造鶴壁旅游“感動服務”品牌
朝歌古城風光旖旎、淇水鶴壁如詩如畫。故地重游的河北游客李先生情不自禁地贊嘆:“美,值得一游;鶴壁旅游服務好,在這里很溫馨,有家的感覺。”鶴壁市積極開展人性化、個性化的“感動服務”和“平安服務”,持續實施“品質”提升工程。
為了使廣大游客在鶴游得舒心、安心,鶴壁旅游系統通過開展旅游行風建設、旅游質量監督臺、創建文明景區和青年文明號、樹立“感動服務”標兵等活動,使“感動服務”成為全市旅游行業提升“旅游品質”的共同行為和奮斗目標。
人才是旅游品質提升的根本。鶴壁通過開展全市旅游服務技能大賽、“沃德杯”鶴壁旅游形象之星電視大賽等,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素質。2010年,省旅游局在鶴壁市舉行了全省旅游飯店服務技能大賽,鶴壁市代表隊獲得團體賽亞軍,鶴壁市旅游局獲最佳組織獎。
對于我省“百村萬戶”旅游富民工程,鶴壁市旅游局持續做好該工程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農家樂服務水平。目前,已對全市142戶農家樂經營商戶及特色旅游村村干部共442人進行了旅游業務知識培訓,對5個特色旅游村導游(講解)員的導游講解技巧培訓,并組織編寫特色旅游村導游(講解)詞。
旅游業是感情產業,一個以人為本的軟環境才能產生吸引力。鶴壁旅游的“感動服務”品牌,使鶴壁旅游“品質”急劇提升。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淇水綠如藍。“十一五”已經過去,鶴壁旅游業發展波瀾壯闊、成就輝煌;“十二五”揚帆起航,鶴壁旅游業展現了一幅乘風破浪、展翅騰飛的新畫卷。鶴壁旅游正以“三品提升”工程,推動旅游產業由政府主體型發展模式向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型發展模式轉變,由單一型門票經濟向綜合型產業經濟轉變,由資源型旅游城市向特色型旅游名市轉變。
魅力鶴壁如詩如畫
鶴壁因“仙鶴棲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歷史上曾有三朝帝王在此定都。鶴壁山川秀美,人杰地靈,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獨具特色:風景如畫的淇河,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浚縣、朝歌古城——淇縣,大伾山、云夢山、古靈山等,無不展示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獨特魅力。
淇河是一條“詩河”、“史河”、“生態河”,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39篇涉及淇河的優美風光和兩岸風土人情,“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便是淇河旖旎風光的真實寫照。淇河天然太極圖是周文王演繹八卦之地,被稱為“太極之源”。浚縣古稱黎陽,境內大伾山平地突兀,融儒、釋、道文化于一體,文物古跡薈萃,享有“登大伾如臨東岳”之美譽。高22.29米、開鑿于1600年前的北魏大石佛,為“全國最早、北方最大”。淇縣古稱朝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衛國國都,封神榜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云夢山云蒸霞蔚,峰巒疊嶂,是“中華第一古軍校”,被稱為“戰國軍庠”。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軍事家鬼谷子王禪曾在此授徒講學,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名士都出自他的門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為鶴壁發展旅游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鶴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全力構筑大旅游、大市場、大發展的格局,努力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新興支柱產業。近年來,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旅游飯店、旅行社等旅游服務機構不斷擴張,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旅游商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旅游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增強,鶴壁旅游業迎來了和諧、快速發展的春天。
熱情好客的鶴壁人民真誠歡迎各界朋友到鶴壁觀光、旅游!
淇河文化源遠流長淇水詩苑美不勝收
淇水詩苑是鶴壁市淇河文化建設“一河五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新區淇水大道與淇河之間,107國道淇河大橋至湘江路段,呈帶狀分布,緊臨城市功能服務區。淇水詩苑以詩經為主題,融淇河文化、淇河風情、鶴壁人文于一體,整個空間布局由北向南可概括為一條主線、五個篇章、三十四個經典。一條主線是以歷史為序的詩文化線,五個篇章是以史為序、以詩為魂:先秦篇體現詩與情、秦漢篇體現詩與樂、唐宋篇體現詩與茶、明清篇體現詩與君子、現代篇體現詩與書畫。淇水詩苑有詩經門、九曲竹蹊、游人詩庭、詩歌舞臺、明代詩詞廣場、一壺映月等眾多景點,是展示淇河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一個縮影。
漫步在淇水詩苑,詩詞、浮雕、字畫無處不在,1500多首詩詞像星斗一樣閃爍在詩苑的每個角落,營造出一個詩情畫意的樂園。這些詩文有的刻在地上,有的刻在柱子上,有的刻在石頭上,還有的刻在倚路而建、隨路蜿蜒的一冊冊石書卷上,讓人們在閑庭信步中感受詩歌的魅力。
淇河生態游線路
一日游線路
線路一:
淇水詩苑—淇河天然太極圖—七里溝—白龍廟
線路二:
淇水詩苑—淇河濕地公園—淇河天然太極圖—白龍廟
二日游線路
第一天
大伾山—浮丘山—淇水詩苑—淇河天然太極圖
第二天
云夢山—古靈山—淇河濕地公園—白龍廟
“十二五”旅游發展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四個統籌”和“兩個構建”,以旅游與文化、生態、產業等相融合為引領,以品牌、項目為帶動,突出人文山水特色,打造“朝歌古城·淇水鶴壁”旅游主題品牌,壯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條,拓展旅游市場,最大限度地把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經濟優勢,逐步把旅游業培育成重要產業,進而培育成支柱產業,建設特色旅游名市,為鶴壁市實現率先崛起做出新貢獻。
“十二五”時期主要任務
打造“一水(淇河)兩山(云夢山、大伾山)一節(民俗文化節)”核心精品,形成以淇河為依托的生態游,以朝歌古城為依托的古都游,以云夢山軍事文化、大伾山古廟會民俗文化、淇河詩文化等特色文化為依托的文化游三大旅游主打品牌,推動旅游產業由政府主體型發展模式向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型發展模式轉變,由單一型門票經濟向綜合型產業經濟轉變,由資源型旅游城市向特色型旅游名市轉變。
到“十二五”末,力爭實現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9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45億元,使鶴壁市成為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使旅游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支柱產業。
多彩活動扮靚鶴壁
2010榮譽足跡
★鶴壁市被中國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城市公益評選專家評審委員會評為“十佳旅游品牌城市”
★云夢山旅游區被中國名校網和河南省校園文化藝術促進會評為“最受河南校園學生歡迎的十大旅游景區”
★古靈山旅游區被第三屆世界文化旅游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最佳文化旅游景區”稱號
★摘星臺公園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區
★天然太極圖旅游區獲得由中央財政安排的旅游發展基金補助地方項目經費120萬元
★鶴壁市在全省旅游飯店服務技能大賽獲團體賽亞軍,獲全省三個優秀組織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