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和以山水著稱的旅游城市相比,鶴壁的旅游特色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河兩城三山”是我市寶貴的文化旅游資源,淇河自古就是一條詩之河、文化河,古詩詞中共有700余首吟詠淇河的旖旎風光;浚縣、淇縣分別是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大伾山的宗教文化、云夢山的鬼谷文化和五巖山的藥學文化都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無不彰顯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獨特魅力。
近年來,鶴壁市積極實施旅游帶動戰略,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引來了八方游客,全市旅游直接收入連年快速增長。2002年全市直接旅游收入不足千萬元,2004年即達到3486萬元,今年元至8月份,已突破4000萬元。縱向比較,我們的發展是比較快的,但橫向比較,我們與焦作等先進地市還有較大的差距。
鶴壁市旅游局局長徐偉:“與周邊地市旅游發展態勢相比,我們還有很多的不足,特別是我們如何更好地挖掘旅游文化內涵,把我們的文化景區打造成精品的景區、文明的景區、知名的景區,還需要很多工作去做,還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下一步,我們要突出抓好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要通過聘請北京達沃斯旅游顛峰規劃設計院為我們設計旅游總規和旅游“十一五”規劃這個契機,把文化旅游產業凸顯出來。”
為進一步彰顯文化魅力,提升文化品位。2005年以來,各景區都采取積極措施,進行了有益探索。大伾山景區每逢重要節日,都要組織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動。展示黎陽古城神韻的盤鼓、腰鼓、太極扇、秧歌,出神入化,震撼人心。高蹺表演更是把民間藝術和伾山文化融為一體,恢弘大氣,幽默詼諧。
游客:“非常好看,很有民俗氣息。服裝、道具、表演很有特色。”
與此同時,云夢山景區開發的云夢草原風情文化節,靈山景區開發的女媧文化旅游節都收到了顯著效果,
淇縣旅游局局長谷慧勇:“目前旅游勢頭非常強勁,游客人數不斷增加,現在每天的人數都能達到1萬多人次,比平時增加50%以上。”
在“十一黃金周”來臨之際,我市在鄭州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旅游推介活動,全力打造“一河兩城三山”的特色旅游品牌。
鶴壁市旅游局局長徐偉:“我們在鄭州的主要街道的公交車上做了車體廣告,我們還選擇了鄭州幾十家社區把我們的旅游整體形象宣傳進去,這些社區都是中高檔社區。我們期待著通過宣傳推介,有更多的以鄭州為中心的周邊地市的游客到我市觀光旅游。”
鄭州東方旅行俱樂部秘書長馮慶偉:“我們東方旅行俱樂部下屬十幾個旅行社成員,準備連鎖一起推鶴壁各個景區,主要從幾個方面:一個在人文方面推;一個在中小學生的作文、古詩方面來推鶴壁這一塊;因為她文化底蘊比較厚。”
要形成“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的發展格局,必須進行招商引資。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我市提出,對現有的景區和成熟的旅游資源,任何一個外商都可以買斷經營權三十年到五十年。
市旅游局局長徐偉:“最近,我們欣喜地看到,云夢山、古靈山以及宋代古瓷窯等幾個項目在上海“中原文化上海行”得到了幾個外商的青睞,云夢山已經進行了整體轉讓的簽約,五巖山我們也邀請了美國特普洛公司駐北京辦事處到我們這里進行了考察,他們要參股經營。我們以真誠的態度、廣闊的胸懷邀請各地客商到我市參觀考察、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