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鶴壁大伾山
大伾山大佛可比肩樂山大佛
膠東在線網鶴壁5月28日電 (特派記者 趙竹建) 農歷五月初五,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第八屆“網上看河南”采風團走進了鶴壁大伾山,那一處處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跡和一幅幅歷史畫卷,再現了宗教文化在中原的傳播和發展歷程,其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使采風團記者們回味無窮,優美的山頂風光更使眾記者如入仙境,留戀忘返,。
浚縣是與鄭州市一起,于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批準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縣級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它與城區聯為一體,交通便利,吃住方便。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如今已經成為一處假日旅游,觀光覽勝的好去處。先后接待了德國、法國、美國、加拿大、荷蘭、日本、韓國及港澳臺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人,年客流量達200余萬人次。2002年通過國際ISO9001和ISO14001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7月被國家旅游局公布為AAAA級旅游景區,2004年4月被公布為首批河南省文明風景旅游區。
山中寺廟
神秘的龍洞
大伾山風景區包括大伾山、浮丘山這兩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麗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禹貢》篇中,歷代稱為“禹貢名山”。現有大石佛等國保級文物1處10項,省保級文物8處,歷代摩崖題刻460余處,漢唐古柏400余株。
大伾山風景區薈萃了佛、儒、道三教文化,隨著歷史的變遷,大伾山風景區目前完好無缺地保存了460余處摩崖石刻,年代最早的是唐代。景區內現有佛道建筑9處,亭臺樓閣、寺廟宮觀遍布兩山。北魏的天寧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樓而聞名遐邇。大石佛高22.29米,已1600余年,全國最早,北方最大;道教的圣地碧霞宮始建于明代,規模宏大,構造精美,萬仙閣用懸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記載的神仙人物3千余位成為集中國官方與民間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藝術殿堂。
山中供奉著呂洞賓
山下賣紀念品的小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