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鶴壁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鶴壁

浚縣社火:鼓樂喧天鬧千年(2)

2013/11/1 15:37:38 點擊數: 【字體:

    從時間上來說,農歷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都是廟會時間,而廟會上的主要活動就是社火表演。

    “從規模上說,浚縣只要是大點的行政村都有一到兩支社火表演隊,廟會期間,全縣上百支社火表演隊都會出來表演,‘娛神’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老百姓看一看哪支社火表演隊更有實力。”馬金章笑著說,特別是正月十六的社火大賽,全縣上百支社火隊在南山碧霞元君廟前一爭高下。

    從民俗味道濃的方面來講,在各鄉各鎮上百家社火表演隊伍里,主要表演形式有秧歌、高蹺、武術、舞獅、舞龍、旱船、背閣。“民國時南關的武術表演很有代表性,整個隊伍前邊有4位大會首,高高的個子,穿長衫、戴禮帽,鼻梁上還架副眼鏡,每人托一個畫眉籠,邁著四方步,一派紳士形象。他們身后是打旗的、敲鑼鼓和銅器的,緊隨其后的是舞獅表演,之后有兩排手持刀槍劍戟的武術隊員,隊員們頭扎黑色武士巾,下穿皂色燈籠褲,腳蹬黑色行者靴,每到一個地方,一聲呼嘯,獅子輾轉騰躍,打旗的及其他人圍好場子,武術隊員們或單人表演,或兩人對打,無不令人眼花繚亂。”馬金章說。

    傳承:祖祖輩輩口傳身教延續下來

    浚縣古廟會上的社火表演形式豐富多樣,如東街的秧歌、北街的背閣、北關的小竹馬,以及分散在四鄉村落里的抬老四、打花棍、舞龍、跑旱船等。踩高蹺是社火表演中的常見的表演形式,參與表演的一般有20多人,每個人有固定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一定的內容和寓意。

    每一個村的社火套路都是祖祖輩輩口傳身教延續下來的,也有一些熱愛和熱心民間文化的人去繼承和發展,城鎮西街村70多歲的李順波就是其中一位。“李順波的爺爺和父親都是社火表演隊的骨干,有些社火小曲唱詞還是李順波祖上編創的,到了李順波這一輩,他對社火更是情有獨鐘。”馬金章說。

    1996年,李順波到陜西渭南串親戚,當地的社火表演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當他看到古戰船表演時,一下就入了迷。為了學會古戰船這一社火表演,李順波跟著當地的社火表演隊一起來到潼川,經他的努力,終于弄明白古戰船表演的道具制作技巧和表演要領。從陜西回來后,他把學到的古戰船技藝和浚縣當地的社火表演進行了融合,經過他改編的浚縣古戰船社火表演在西街村的社火大賽中一經演出,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

    還有類似古代角抵戲的二鬼打架,也是李順波搶救發掘并保留下來的節目。

    展望:傳統模式下尋求創新

    “不少藝人一直在傳統模式下進行社火表演,形式、內容缺乏創新。”馬金章說,為了讓社火表演既不失傳統味兒,又有新穎的內容,浚縣每年正月十六舉辦社火大賽,這就為藝人提供了展示才藝的平臺,不少社火表演隊伍紛紛亮出自己的新節目。

    馬金章說,浚縣城關鎮東關村的舞獅團隊就是一個敢于創新的典型例子。2006年,東關村村委會為了讓村里的舞獅技藝更出眾,籌資20萬元讓18名舞獅演員到廣東佛山去“取經”,現在,東關村在保持“北獅”恢弘大氣表演特點的基礎上,又將“南獅”注重表情、側重靈活的長處吸取過來,這樣表演出的“獅子”不僅雄壯有力,而且更加惟妙惟肖。

    據馬金章介紹,旱船也叫花船,在浚縣社火表演中叫跑旱船,早在隋煬帝時期,浚縣東有黃河、西有大運河,水上交通便利,船來帆往,浚縣水道在宋代被稱為“御河”,后來黃河改道,船只沒有了,浚縣人為了紀念船只如云的景象,就在社火表演中加入了劃旱船。

    “我們本地社火隊伍在發展的同時,還經常與外省市的社火隊伍切磋。”馬金章表示,社火是民間藝術,只有多樣化、普及化,才能讓這門民間藝術越來越興盛,世世代代薪火相傳。(參考文獻:《浚縣正月古廟會》)□晨報記者 渠穩 見習記者 席適之/文 記者 張志嵩/圖【原標題:浚縣社火:鼓樂喧天鬧千年】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淇河晨報 2012年2月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