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河南風情 >> 風情與品牌 >> 瀏覽文章

今日“鬧”元宵:至唐代成為成熟節日

2016/2/22 15:11:42 點擊數: 【字體:


    今天是傳統的元宵節。從古至今,豐富多樣的民俗令人眼花繚亂。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吃元宵、猜燈謎之外,元宵節民俗還有劃旱船、扭秧歌等很多豐富多彩的內容,“這個節日在唐代成為一個成熟的節日,講究的是全社會的參與,核心精神就是‘鬧’”。
 
今日“鬧”元宵:至唐代成為成熟節日

    2016年2月20日,隨著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的臨近,大批市民和游客涌進南京夫子廟景區,觀秦淮花燈、賞明清科舉文化。圖為游客參觀夫子廟燈展。 李珂 攝
 
    至唐代成為成熟節日 核心精神是“鬧”
 
    一般來說,元宵節亦即過去的上元節,從漢代起已有雛形,但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節日則是在唐朝。高巍表示,在這之前,我們現在過的元宵節還只是叫做“正月十五”或者“元夕”,即春節過后的第一個月亮最圓、最亮的夜晚。
 
    “唐朝時,中國文化發展達到一個高峰,在這個時候,元宵節燈會也出現了,就連皇帝也會參與其中。”高巍告訴記者,當時皇宮里會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制作宮燈。
 
    隨著農耕社會中,商業的進一步繁榮,商家們也開始主動參與進來,將觀燈、放煙花當作促銷手段,元宵節的各式習俗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豐富、完善、發展。高巍說,元宵節的精神核心就是“鬧”,“跟中國其他一些家庭性傳統節日不同,元宵節是全社會參與的,具有‘狂歡’性質”。
 
    “從這個角度來說,元宵節是一個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販夫走卒甚至乞丐都可以參與的節日。其實,任何一個民俗節日的起源,一定是源于生產生活需要,很多相關傳說倒基本都是后來不斷豐富進去的。”高巍表示。
 
今日“鬧”元宵:至唐代成為成熟節日
 
    2015年3月4日晚上,民眾在河南省淮陽縣民俗廟會燈展上欣賞花燈。元宵節前夕,河南各地花樣別致的燈展吸引了眾多游人觀賞,花燈造型多樣,題材內容豐富,有反映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制作燈,有再現歷史文化成語故事燈,有表現時代主旋律的造型燈,有活潑可愛的生肖及動畫造型燈,還有寄托著中國夢的美好祝愿的造型燈,或樸拙,或靈動,或大氣,或精致,璀璨奪目,美不勝收。中新社發楊正華 攝
 
    習俗:劃旱船扭秧歌 古代大家閨秀亦可出門觀燈
 
    正如高巍所說,過去在元宵節前后,人們縱情狂歡,歷年來衍生出不少頗具趣味性的習俗:文雅一些的有猜燈謎、觀燈會;熱鬧一些的有扭秧歌、劃旱船,不一而足。高巍介紹,過去甚至有“縱偷”的說法,“倒不是鼓勵偷盜、危害社會,而是希望大家能無拘無束放開自己,愉悅身心,這與春天‘生發’的特點有關”。
 
    “舊時,在元宵節晚上,大家閨秀們也可以走出房門觀燈,即使在禮教森嚴的宋朝依舊如此。”高巍說,宋朝的城市文化發展的更為繁榮,后世好多習俗基本都是在那時定型并延續下來。
 
    “猜燈謎”也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習俗。高巍認為,過去老百姓猜的燈謎并不像后來那么復雜,“不是現在一些文人那些加了好多典故之類的形式,否則如果普通百姓不能參與進去,這樣的習俗也不會延續至今”。
 
    此外,在局部地區還有“迎紫姑”的習俗。高巍說,“紫姑”即廁神,有一種說法認為紫姑是后來被做成人彘并丟進廁所的戚夫人,“但這個習俗只在某些地區有,不是全民都會做的事情”。
 
    “至于劃旱船、扭秧歌,則是南北方‘通用’的元宵民俗,就是體現出一個‘鬧’字,才有喜慶氣氛。”高巍進一步解釋道。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6-02-22)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元宵節是張生動的文化名片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