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有一戶三口之家。家里有一個老太婆和她兒子、兒媳婦。有一年鬧旱災(zāi),莊稼都旱死了,這一家本來生活就不富裕,如今變得更困難了。為了孝敬老母,兒子和兒媳把僅有的一點糧食都留給老母吃,但仍維持不了多久。兒子沒有辦法,就和妻子商量,準備出去做點事求個生路,妻子雖然舍不得丈夫走,但也沒別的辦法,就同意了。丈夫又去和老母商量:“娘,你看咱現(xiàn)在的日子眼看就要揭不開鍋了,我想到外面掙點錢,總比這樣在家等著餓死強。”母親也沒別的辦法,也只好含淚答應(yīng)。動身那天,妻子淚流滿面的再三叮囑丈夫出門在外注意身體,掙到錢早點回來,掙不到也要回來,免得母親妻子擔心掛念。丈夫也一再囑咐妻子要好好照顧母親,安排妥當后,妻子才依依不舍的送丈夫上路了。
丈夫走后,婆媳倆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就連那僅有的一點糧食也吃光了,為了照顧好婆婆的身體,孝順的媳婦跑很遠的地方挖些好一點的草根煮煮吃,自己用粗糙的樹皮充饑,但老婆婆畢竟上了年紀,日子一久,天天不見個糧食籽兒,慢慢就支持不住去世了,媳婦哭的死去活來,但人死不能復(fù)生,只好七拼八湊的買了張破席,把婆婆埋了。婆婆死后,剩下一個年輕的媳婦,越發(fā)感到孤獨,天天盼著丈夫回來。丈夫回來后,見老母死了,而妻子還活著,就認定是妻子把娘親折磨死了,越想越氣,越氣越急,就把氣出到了妻子身上。媳婦看男人這樣對待自己更是傷心,她知道自己是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為了讓她的丈夫相信自己是忠貞的,就想到了死,臨死前她對丈夫說:“我死了以后,你把我埋到院子的角落里,明年那里就會長出一棵棗樹,到了八月如果樹上的果子是紅的,那就是我沒害死婆婆,證明我的心也是紅的,如果果子是黑的,那我的心也是黑的。”她淚流滿面的說完,在臘月初八就離開了人間。
果真,第二年,埋葬媳婦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棗樹,一到八月滿樹果子全紅透了,這時她丈夫才知道自己冤枉了媳婦,后悔極了,為表示自己的懺悔,紀念自己的妻子,每年臘月初八就做些米飯喂那棵棗樹。
后來,人們?yōu)榱藨涯钸@位善良、孝順的媳婦,每年的臘月初八也開始用稠米飯喂棗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