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公布了2014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河南三城上榜。信陽——“山水茶都美”位列第11位,鄭州——“中原腹地美”位列第19位,洛陽——“洛水神都美”位列第24位。
dc693a21-6833-4d2b-aac3-845c6d886c15.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2014-12-18 14:12:07 上傳
“洛陽環境那么好,為啥排名恁靠后?”“鄭州堵車還霧霾,咋就能上榜呢?”近日,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10月23日發布的《2014中國最美城市排行榜》(下稱《排行榜》),再次成為熱議。昨日,記者從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官方網站看到,信陽、鄭州、洛陽、杭州等30個國內城市登上《排行榜》。其中,信陽以87.81分以及“山水茶都美”的美態定位,位列第11名;鄭州以82.71分以及“中原腹地美”的美態定位,位列第19名;洛陽則以78.33分以及“洛水神都美”的美態定位,位列第24名。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是由相關專家、學者組成的,專門從事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向城市提供競爭力提升、顧問與評價服務的國際性學術團體,于1998年在香港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記者電話采訪了該研究會會展辦,據介紹,洛陽上榜理由為,城市規劃美,包括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等發展目標,同時洛陽城市區水系豐富,成就了洛水神都美。
而鄭州之美,美在歷史人文,美在城建,美在綠化,美在管理。包括中岳嵩山少林寺等。“美麗也是城市競爭力,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對城市的美態定位是基于最能代表城市的重要元素符號。”該研究會會展辦的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該《排行榜》排名依據為《GN中國美麗城市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由包括城市規劃設計美、城市建筑美等。
信陽之美,美在山水。信陽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境內山區和丘陵面積占到全市總面積的3/4以上,森林覆蓋率達34.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多個百分點。信陽有895座水庫及眾多河流,水資源總量達89億立方米。特別是大別山橫貫信陽南部,淮河橫穿信陽北部,一南一北兩大天然“生態屏障”,造就了信陽“北國江南、江南北國”的獨特環境。
信陽之美,美在文化。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八千年前就有了農耕文明。歷史上子路問津、亡羊補牢、司馬光砸缸等著名典故均出自信陽。信陽是中國著名的書法之鄉、歌舞之鄉和中原僑鄉,是姓氏之根和客家人祖籍地,素有閩臺祖地之稱,百家姓中就有黃、賴、羅、蔣等13個源于信陽。信陽是我國開放較早的地方,我國著名的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雞公山上至今保存有上世紀初期23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別墅300余幢,被譽為“中外建筑博覽館”。
信陽之美,美在茶香。信陽居于中國傳統產茶區的最北端,水光熱同步的獨特優勢,造就了信陽茶的優良品質。長期以來,“信陽毛尖”不僅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享譽華夏,而且馳名海外,曾與茅臺酒一起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此外,信陽還盛產同享盛名的“信陽紅”。
信陽之美,美在便捷。信陽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京港澳、滬陜、大廣三條高速,107、106、312三條國道,京廣、京九、寧西和京廣高鐵四條鐵路在信陽境內形成多重交叉,直接連接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地區,加之淮河航道通過洪澤湖直達長江,明港機場正在建設,完善的立體交通網絡,使信陽擁有了中原經濟區連接東南沿海的前沿優勢,成為了中國沿海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通道。
信陽之美,美在前景。信陽正著力把自己建成鄂豫皖三省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國家級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物流樞紐、中部地區承接東南沿海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
信陽之美,美之大哉!
鄭州,地處中華腹地,九州之中,中原地區都會,河南省省會,中國建城區面積和建城區人口第十三大城市。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人口910萬人。是中原經濟區建設主要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故里,商朝都邑,今河南省政治、經濟、教育、科研、文化中心。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