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文化遺產 >> 文遺動態 >> 瀏覽文章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河南各地非遺活動異彩紛呈

2017/6/14 11:18:49 點擊數: 【字體:

    2005年,國務院將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確定為我國“文化遺產日”,今年又調整為“文化與自然遺產日”。2017年“文化與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為“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根據文化部的整體安排部署,文化廳在全省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各項宣傳活動豐富多彩,效果凸顯。

    今年遺產日河南省非遺活動的主場活動設在省會鄭州,由兩大活動組成。一是“豫見傳統之美--河南省傳統美術搶救保護工程成果展”。河南省傳統美術搶救保護工程歷時2年,對700多個傳統美術項目進行全面性的搶救、保護、記錄,取得了豐碩成果。此次展覽展示就是這項工程的主要收獲。展覽由河南省文化廳主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南省文化館、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共同承辦。通過“塑”、“剪”、“烙”、“繡”、“拓”、“雕”、“傳”等七個板塊,將我省傳統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呈現給大眾。本次展覽有幾個亮點值得關注:一是展覽精品眾多,很多作品是在省內首次展出。展覽的全部展品均是從近700項傳統美術非遺項目中精挑細選,都是代表性傳承人的精品力作。二是充分考慮觀眾的感官感覺,強化了視覺沖擊力設計。比如,分別以淮陽布老虎項目和浚縣泥咕咕泥塑項目為依托,在展廳內外設置了老虎墻、老虎王、泥咕咕墻等景觀,為觀眾設計出拍照留念的背景。三是設置了豐富的現場互動體驗環節。在“遺產日”期間,集中舉辦傳統美術現場展示,近20個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在現場和觀眾互動,并邀請觀眾動手體驗。在周末時間還將安排傳統美術教育課堂,請非遺傳承人帶著大家一起學習捏泥玩、扎燈籠、做剪紙、塑面人等。展覽還設置了傳統美術作品及衍生品售賣區,讓觀眾們把自己喜歡的傳統美術作品帶回家。展覽于2017年6月9日至7月25日在河南省文化館展出。

    二是首屆河南省傳統技藝大賽暨優秀作品展。“首屆河南省傳統技藝大賽暨優秀作品展”(以下簡稱“傳統技藝大賽暨優秀作品展”)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社會公眾對非遺的關注,培育傳統工藝傳承的社會基礎;積極探索傳統工藝傳承發展的新路徑,推動傳統工藝真正走入現代生活。活動主題是“弘揚工匠精神振興傳統工藝”。活動于2017年6月8日至6月15日在鄭州輕工業學院東風校區舉行。活動分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傳統技藝大賽和優秀作品展。傳統技藝大賽主要是剪紙、陶瓷類傳統技藝,參加人員為這兩個類別的傳承人群。(比賽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初賽由各省轄市文化行政部門舉辦,在今年4月中旬開始,各省轄市通過初賽遴選出優秀選手參加在鄭州舉辦的決賽)。優秀作品展參展為2016年度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培訓學員的優秀畢業作品。包括木版年畫、剪紙、陶瓷燒制、泥塑、雕刻等類別。

    全省各地遺產日期間活動也豐富多彩。經統計,全省各級文化部門開展了250多場非遺展示展演活動,許多保護單位、傳承人也在舉辦各具特色的專題活動,通過現場展演、互動體驗、展覽展示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十八大以來河南非遺保護工作所取得的優秀成果,營造了全民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如:鄭州市在登封舉辦國家級非遺項目登封窯免費體驗制作陶器和開窯活動,并開展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宣傳展示活動; 開封市舉辦“錦心繡手古韻流彩——開封傳統美術類非遺項目聯展”、“聚火凝珍歲月留香”——北宋官瓷聯展”等;許昌市舉辦“名師出高徒”第四屆鈞瓷燒制技藝項目傳承人授徒技藝大賽暨第二屆傳統工藝展演展示活動;南陽市舉辦河南省首屆官德文化稀有劇種展演周活動;周口市舉辦“尋找最美非遺人”活動;洛陽、平頂山、商丘、濮陽、汝州等地組織當地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進基層、進軍營等。同時,各類非遺圖片展、現場體驗、專場演出、公益講座、展覽展示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在全省各地舉辦,充分展示了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喜人局面和廣大文化遺產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河南非遺活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一系列重要精神。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論述,近期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辦轉發了文化部、工信部、財政部制定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這些論述和文件為當前非遺保護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與近些年頒布實施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遺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共同成為非遺保護工作的基本依據和遵循。近年來,省文化廳在非遺保護方面進行積極探索,針對不同的非遺項目特點,陸續實施了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河南省傳統美術搶救保護工程、河南省傳統技藝搶救保護工程、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等保護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使河南保護工作形成了體系化和規范化。值“首次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之際,我們在全省集中進行宣傳展示展演活動,就是宣傳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確保非遺工作始終在正確的理念下穩步開展。

    二是充分展示非遺傳承人的優秀實踐成果。非遺保護傳承的核心是保護傳承人,保護傳承實踐和傳承能力,使非遺這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適應當代社會需求,融入當下百姓生活,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近年來,為了提升傳承人群傳承活力,文化部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比如,文化部、教育部自2015年開始,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以下簡稱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委托有關高校、設計企業等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的教育培訓。該計劃從傳統工藝傳承人群入手,逐步擴展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各領域。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著眼于“強基礎、拓眼界”,旨在通過組織非遺傳承人群的研修、研習、培訓,幫助非遺傳承人群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提高中國傳統工藝的設計、制作水平,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促進現代設計走進傳統工藝,促進就業增收。該計劃對于推動相關高校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更好發揮文化傳承創新功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我省的鄭州輕工業學院自 2016年被文化部和教育部確定為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定點學校以來,已先后組織舉辦5期木板年畫、剪紙、陶瓷、泥塑、雕刻5個類別的傳承人群研修培訓班,培訓非遺傳承人群305名。為了展示培訓成果,我們在“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期間在鄭州輕工業學院舉辦的優秀作品展即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我們在鄭州舉辦的《傳統美術搶救保護工程成果展示》,也是對傳承人傳承能力、傳承實踐的一種展示。

    三是充分體現非遺的活態性特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代相傳下來了,是一個地域、一個族群內通過口傳心授,或者不斷反復等方式世代相傳,持續下來的,他的根本的特點就是活態傳承。比如,在鄭州主會場的兩個活動,我們都設置了豐富的互動環節,傳承人和觀眾的互動,尤其是和孩子們的互動,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傳統工藝的魅力。

    四是全省聯動。本次“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的主場活動是主線一條,全省聯動,形成上下一盤棋的活動格局。例如,河南省傳統技藝大賽暨優秀作品展中的傳統技藝大賽采取初賽和決賽兩個比賽時段的方式,初賽由各省轄市文廣新局組織本轄區內相關類別的傳承人群參加,通過初賽,選出決賽選手,參加由文化廳在鄭州輕工業學院舉辦的決賽,最終決出大賽的獲獎選手。這樣的全省聯動活動,引起了全省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吸引了全省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的積極關注和廣泛響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