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滅論》發表以后,“朝野喧嘩”,不但引起了佛教信徒的很大震動,而且激怒了整個的腐朽統治集團。許多佛教徒紛紛寫文章圍攻責難范縝,但沒有一個人拿得出事實根據來證明“鬼神”的存在。蕭子良也召集了許多高僧對范縝進行反駁,但也未能駁倒范縝。其中有個叫王琰的太原人,搬出儒家尊敬祖宗的教條,企圖難倒范縝。他說:“嗚呼范子!曾不識其先祖神靈所在!”意思是:范先生。∧氵B自己祖先的神靈在哪里都不知道啊!范縝的回答也絕妙:“嗚呼王子!知其先祖神靈所在,而不能殺身以從之。”就是說,王先生!你既然知道祖先的神靈在哪里,怎么不自殺追隨他們而去呢!范縝堅持真理,愈戰愈勇。蕭子良眼見無法駁倒范縝,便派了一個叫王融的人去做說客,妄圖用功名利祿來打動范縝。他說:“神滅論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而您對此卻十分固執己見,這樣做是有傷名教的。像您這樣的美才,只要放棄自己的主張,與當權者合作,還怕不能做到中書郎這樣的高官嗎?何苦堅持這個議論,阻礙自己的前程呢!”范縝聽后哈哈大笑說:“假如我趨炎附勢出賣自己的神滅論主張去取官,宰相都做到了,豈只是一個小小的中書郎呢!”王融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走了。范縝就是這樣一個有骨氣的人,為捍衛真理,堅持真理,他可以不惜任何代價,犧牲自己的一切利益。不要說功名利祿不能打動他,就是為此而獻出自己的生命,他也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梁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蕭衍當了皇帝,改國號梁,是為梁武帝。早在齊永明年間,蕭衍和范縝就已相識,蕭衍起兵反齊后,范縝又較早地投奔響應他,因此,蕭衍做皇帝后,就任用范縝為晉安太守、尚書左丞。但因蕭衍是個十分虔誠的佛教徒,同范縝立場觀點截然相反,所以他仍威脅范縝要放棄反對佛教的主張。范縝當然是決不答應、毫不妥協的。蕭衍十分惱火,于天監六年命王公、權貴、高曾等六十多人寫了七十多篇文章圍攻反駁范縝,說他“乖理”、“滅圣”。范縝毫不屈服,在辯論會上“并摧眾口,日服千人”。對于沈約、任昉、曹思文等人的一篇篇文章的責難,進行了果敢而有力的回擊;实劢M織的這次圍攻,最終又以失敗而結束。統治者從理論上不能駁倒范縝,最后只好借助專制的威力,給范縝背上一個“離經背親”的罪名,不許他再發表議論,并將他流放到廣州。幾年之后,范縝雖然重返朝廷,擔任中書郎、國子博士,但他仍然執著地堅持自己的觀點,為捍衛古代唯物論而奮斗不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我國古代秘書隊伍中,有范縝這樣一位為真理而戰斗的勇士,有這樣一位不賣論取官的志士,確實值得驕傲。(本文史料主要引自《南史》、《資治通鑒》、《梁書》等) 連載:秘書政治 作者:眭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