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濟源城往王屋,一過羊角灣就開始爬山,頭一座山就是“虎嶺”,說起“虎嶺”,還有一段“藥王”孫思邈在這里醫虎的故事。
藥王孫思邈晚年隱居王屋山,世人稱之孫真人。一天,孫真人從羊角灣上王屋山,剛走上一個山嶺,小毛驢突然“噴噴”地打起響鼻,四只蹄子“咯噔咯噔”直往后退。這是咋啦?孫真人抬頭一看,原來路上站著一只老虎,張著血盆大口,嘴里伸出滴血的紅舌頭。他身里撲騰撲騰地跳,連忙勒轉毛驢,調頭下山。那老虎尾巴兜地一掃,呼哧一聲串到小毛驢前頭,擋住下山去路,又點頭又搖尾。好像有所求似的。孫真人被老虎擋住去路,上山走不了,下山也走不了,心一橫:“反正是死。”就從小毛驢背上跳下來。兩眼緊盯著老虎坐在路邊的石頭上,說:“你要吃人,還是吃毛驢,隨便吧!”老虎搖搖頭。孫真人心里納悶,便說:“虎大哥,你若是有病,就把頭點上三點,就把尾巴擺上三擺。”老虎聽了,果然把頭點了三下。孫真人又問:“虎大哥,你若是求我看病,就把頭點上一點,若不求我看病,就把尾巴擺上三擺。”老虎又把頭點了三下。孫真人明白了老虎的心思,說:“就坐下來讓我看看。”老虎走到他面前,一貓腰坐在地上。昂起頭來,兩眼溫順地看著他。他撫摸了一下虎頭,用左手托起老虎下巴,右手掰開老虎的上嘴唇,仔細往老虎嘴里觀察,哎喲,原來是一根骨刺扎在它的喉嚨里,喉嚨又紅又腫,拔掉那根骨刺,一看,足有三尺來長,喉嚨壁都扎出個血窟窿。孫真人又從口袋里取出紅色瓷瓶,倒出幾料自制的創傷靈藥,涂在老虎的傷口上,說:“骨刺拔去了,去吧!”老虎的傷好了,感激地對他連連點頭,便上山去了。
一天,孫真人在王屋山上采了藥,要回南陽杏花沖去了。走到那座山上,又遇到那只老虎。老虎蹭蹭他的腿,舔舔他的手,依偎著他不讓走。孫真人說:“你的病好了,為啥還不讓我走?”老虎用尾巴拍打拍打自己的脊梁,又拍打拍打孫真人的腿,溫和地站在他身旁。孫真人這才明白,老虎是要他騎在它背上。他不騎,老虎不讓走。孫真人看老虎一片誠心。就騎到老虎背上。老虎縱身一躍,馱著他騰騰上空中,回南陽杏花沖去了。
從此,人們就把孫真人兩次遇虎的那座山嶺,叫做“虎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