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荊浩國際學術論壇暨“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在濟源舉行。來自德、美、法、韓和國內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荊浩山水畫的藝術成就及當代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前景。
論壇上,藝術家們在總結當代山水畫成績的基礎上,不忘對現狀進行剖析,觀點獨到、新穎。
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說,目前中國山水畫研究大都集中在具體作品的創作上,缺乏系統的理論總結。而如果沒有理論的指引,發展將會陷入盲目。荊浩作為北方山水畫的鼻祖,其著作《筆法記》至今仍是美術界的理論奠基石,因此,荊浩國際學術論壇的舉辦可以說是中國山水畫界跨越式發展的開端,如果通過論壇能夠大力推廣荊浩重視繪畫理論研究的學術精神,立足于當前學界現狀,提出更多更新的創作理論,將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提供很好的幫助。
與會專家表示,畫家綜合素養的提升是山水畫出精品的靈魂所在。四川師大美院院長林木表示,真正的山水畫藝術不但要注重繪畫藝術的技巧性,更要注重畫家的綜合素養。高超的繪畫技巧一方面彰顯了作品的藝術技法,但另一方面卻影響了畫家對山水畫內涵的認識,導致作品有形而無神。所以,過于崇拜繪畫技法無異于飲鴆止渴,注重畫家自身人格塑造才是長久之道。
對于河南當代山水畫的發展,與會專家紛紛表示,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文化根基深厚,有很好的創作基礎,河南藝術家要立足中原文化特色,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建設好中華傳統書畫的精神家園。
濟源市市委書記何雄表示,濟源作為荊浩的故鄉,會把荊浩文化的傳承和研究作為一項重要的歷史使命,著力打造“荊浩故里 山水濟源”的文化品牌,提升濟源、提升河南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記者王小萍 劉 洋 實習生孫碧軒【原標題:提升畫家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