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浩《匡廬圖》
荊浩是宋代山水畫理論的集大成者,又是水墨山水畫理論的開創者,更是中國北方山水畫派的創始人。經過千年的演化、積淀,荊浩山水畫文化已成為其故鄉——濟源市的重要文化符號。特別是近20年來,濟源市更加強了對荊浩繪畫藝術的學習研究。1992年,國家有關學術機構在荊浩故里濟源市召開了“全國荊浩藝術研討會”,中國藝術研究院陳綬祥教授為荊浩墓撰聯:筆跡墨痕乃有荊關生氤氳,山景水情還從濟源入畫圖。與會畫家評論家、書畫愛好者,對荊浩為中國水墨山水所作出的貢獻給予了很高評價,并對有關學術觀點進行了充分的討論。2002年,濟源市又舉辦了首屆“荊浩魂書畫筆會”,有來自全國的50余名知名書畫家參與其中。2005年,北京部分畫家在我市舉辦了“荊浩故里采風”活動……在研究荊浩、擴大影響的同時,濟源市建立了荊浩紀念館、荊浩書畫院、荊浩寫生處、荊浩墓等荊浩文化活動場所,而作為理論研究的部分成果,薛玉森的《走近荊浩》(河南美術出版社)、市文聯編印的《荊浩學術研究文集》也先后出版,將荊浩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