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濟源 >> 文化遺產 >> 文遺與品牌 >> 瀏覽濟源

濟源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成為國寶文物

2013/12/5 18:22:15 點擊數: 【字體:


濟源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成為國寶文物
①5 月14 日,市文物局文保人員正在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廣濟渠閘洞內向記者介紹這一古代水利設施的文物價值。
濟源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成為國寶文物
②五龍分水。
濟源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成為國寶文物
③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默默造福著沿岸百姓。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我市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成為“國寶”文物

  在全省古建筑類中名列榜首

  文/圖 本報記者 衛建波 通訊員 胡成芳 秦勝利 孔利杰

  日前,國務院核準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共計1943處),此次我市新入選的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在河南古建筑類中名列榜首。至此,濟源市已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總數達7 處,其數量之多、種類之全、價值之高,位居全省之前列。5月14日,市文物局的文保人員在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廣濟渠閘洞內向記者介紹了這一古代水利設施的文物價值。

  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位于五龍口鎮沁河出山口處。初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渠首系用“枋木為門,以備蓄泄”,始名枋口堰。歷代修建廣濟渠、廣慧渠、利豐渠、永濟渠、興利渠,并在渠首修閘門,形成五龍分水之勢,故名五龍口。現存有唐《白居易游濟源枋口偶題石上》、北宋《文彥博再游枋口》、明代開鑿渠首的記事和詩碣、明崇禎四年農民起義軍占領五龍口的碣石和清代重修各渠的重要碑碣等。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和都江堰、鄭國渠開創于同一時期,屬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根據《沁河志》的記載:枋口堰是中國水利史上第一個采用“暗渠”達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彎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的實踐,其功效一直利澤至今。渠首建筑物雕刻形象生動,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和文物價值。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國務院核準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市文物局局長高明介紹說: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雖然經歷了歷代的變遷,但它的歷史建筑都保持了很好的原真性,原來的使用功效一直發揮至今。市文物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劃定、公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建立完善記錄檔案,設立保護標志和必要的保護機構,明確保護責任,實現保護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原標題:濟源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成為國寶文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濟源網 2013年05月1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