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對我來說好像是一位披著神秘面紗的仙女,令我心馳神往。
隨著如織的人流穿過景區花海如潮的東門,來到了橫跨在黃河兩岸的索橋邊,按管理人員的要求依次踏上索橋,在晃悠中仍忍不住向橋下的黃河水深情地注目。清澈見底的黃河水流淌著,勾起了我無盡的思緒———黃河水呀,你可知道,你曾經是一條縛不住的蒼龍,今天為什么變得如此之文靜?你曾經的泥沙俱下渾濁不堪哪里去了?你本是姓“黃”的呀,為什么今天你變得如此之清澈?到了河對岸的雕塑廣場,我們的相機不時地響著,定格下一幅幅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盛景。
領略過雕塑廣場的風采,我們邁步在平整的大道上向黃河大壩進發。天空湛藍高遠,春風和煦輕柔,春光明媚溫潤,鳥兒盡情地歌唱。不知不覺間,我們便來到了大壩的腳下。我們隨著一層層人工砌成的臺階往上爬,撲入眼簾的除了蓊郁的植被,便是一塊塊褐紅色的不規則的巖石,被有機地擺放成一個平面,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天然景觀。聽工作人員介紹,我們腳下的這座山幾乎被挖空了,這些石頭就是挖排水、灌漿、排沙、導流等十幾個洞時清理出來的廢物,后來又就地得到了利用。我不禁對建筑工人卓越的膽識、智慧、認真、耐心肅然起敬了。
大壩在我們不停止的攀登中愈來愈近,盡管有山風吹拂,滿臉仍掛滿了汗珠。
我們終于登上了大壩,寵辱皆忘、心曠神怡的感覺油然而生。平整寬闊的大壩可供幾部車并排行駛,林立的燈桿一直延續到大壩的盡頭,十分壯觀。站在大壩上俯瞰,小浪底的美景盡收眼底。一望無際碧波蕩漾的河面上幾艘游船、快艇或輕柔地徜徉著,或飛快地奔馳著,那上面漾著笑容的游人一定會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輕舟已過萬重山”、“浪遏飛舟”的感覺吧。這些垂柳依依、湖光山色、泛舟點點只有在影視中才能看到的美景,在小浪底風景區算是眼見為實了。此刻,我想如若等到了夜晚,天上人間,星光輝映,霓虹閃爍,小浪底該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景吧!對大壩贊不絕口的同時,我想得更多的是小浪底工程的決策者與修建者。愛國主義展示廳給了我最好的詮釋。信步來到展示廳,一幅幅真實的畫面,一段段翔實的文字,一組組確切的數字,記載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的深切關注與期盼;記載著中華兒女發揚愚公精神、自強不息爭取勝利的宏偉策略;記載著愚公兒女“為有江山多奇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雄偉氣魄;記載著愚公兒女與外商的精誠團結、友好合作與交流。
離開展示廳,我們折返而歸。從壩上下來,腳步被嘩嘩的水聲所吸引。追尋著水聲,隨著幽僻的曲徑穿入茂密的竹林,飛珠濺玉般的簾簾飛瀑便近在眼前。火紅的夕陽透過竹林映照著,我禁不住接一捧水在手,弄濕潤滿身。好清好爽的黃河水呀,你用這甘甜的乳汁,不僅養育了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更賦予了炎黃子孫不屈不撓戰天斗地的拼搏精神。要不,小浪底曾經的窮山惡水,今天怎么變得如此之錦繡、如此之迷人?沿著黃河故道往回走,垂柳環繞蘆葦掩映的清清黃河水靜靜地流淌著,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過去、意想不到的今天和明天的燦爛輝煌。一座古色古香的木橋橫臥其上,它見證著黃河水曾經的桀驁不馴與今日的溫順,它見證著愚公兒女治理黃河、改造黃河的雄心壯志與熱火朝天的壯觀場面。
日薄西山,小浪底的美景無暇一一顧及。湖心島上怒放的鮮花不能再看,調皮嬉戲的黃河鯉魚再見了,400米長的曲橋、沖天的噴泉、濃縮的黃河壺口瀑布微觀、移民故居和新辟的茶苑等都暫為記憶,埋藏心間吧,我會再次歸來。 (于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