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神廟廟會舞臺到文化廣場的變遷
2012/4/18 15:49:4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這里曾是遠近聞名、熱鬧非凡的火神廟廟會舞臺,這里曾作為八路軍戰地醫院而讓人銘記,幾經風雨,幾番變遷,當年的火神廟舞臺已不復存在,在它的舊址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嶄新的建筑,這就是當地政府投資100余萬元建造的、被當地群眾津津樂道的河南焦作新店村文化廣場。
新店村廟會有上百年的歷史,到廟會舞臺看戲曾是當地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快事。提起當年火神廟舞臺的熱鬧勁兒,新店村71歲的老人王啟新仍然記憶猶新:“一到逢年過節,火神廟舞臺就要唱戲,四鄰八村的人都拖家帶口地來看,大人、小孩,男的、女的,賣東西的,那場面真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在臺上唱戲的就是村里的戲班,看著自己熟識的人在臺上,老少爺們樂呵著呢。”熱鬧的火神廟舞臺豐富著農家人的生活,成為當地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峰火連天的戰爭年代,火神廟舞臺則肩負起了另外一項特殊的使命。據村里的老人講,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駐扎在當地抗擊日軍。有戰斗就會有人員傷亡,有人員傷亡就需要有醫院,把醫院設在哪里呢?經過一番選擇,最終定在了火神廟附近,火神廟舞臺責無旁貸地成了我軍的臨時戰地醫院。在炮火連天的日子里,火神廟舞臺行駛著自己的使命。抗戰勝利后,火神廟舞臺恢復了自己的本色,繼續成為人們唱戲、看戲的場所,但它曾經有過的這段特殊使命,讓許多人銘記。
近年來,焦作市加快了城市建設步伐,隨著城區的擴展,新店村“由農轉城”,西環路從新店村中穿過,火神廟舞臺也隨之被拆掉了。失去了唱戲看戲的場所,村里的戲班和群眾很著急,只得用石棉瓦搭起了一個簡易戲臺。簡易戲臺四處透風,并且經常倒塌、毀壞,人們多么希望有一個像樣的舞臺呀。2004年,新店村村委會經過多次召開群眾代表大會,按照政府加強農村文化中心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決定修建新的文化活動場所,地址就選在原來的火神廟舞臺附近。
此決定一出,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擁護。人們奔走相告,喜悅之情難以掩飾。經過緊張的籌備,2004年11月,新店村文化廣場正式動工。今年6月,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文化廣場占地3988平方米,建筑面積2362平方米,其中舞臺占地254平方米,球場占地420平方米,多功能活動樓占地1688平方米,總投資100余萬元。目前,該文化廣場正在進行緊張的裝修、掃尾工作,新店村黨支部書記馬魁說:“文化廣場10月就可以正式運營,這是一個集娛樂、健身、教育于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廣場,其建設規模在全市來說是首屈一指的。”
功能齊全、宏大氣派的文化廣場,讓村里的人們充滿了對10月的期待,在這里,他們將重新找回屬于自己的舞臺……(原標題:從火神廟舞臺到文化廣場的變遷)
來源:焦作日報 發布時間:2005-08-31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