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鎮竹林歷史悠久,據《山海經、五藏山經、北次三經》載說:“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中河”。說明在戰國至西漢初期,太行山下,丹水河畔,已有繁茂竹林。目前,博愛縣竹林總面積約1.5萬畝,許良鎮有5000多畝。許良鎮竹種多為鄉土竹種,主要有斑竹、筠竹、甜竹、變竹、羅漢竹等,引進試培的竹種還有桂竹、金竹、毛竹等。
許良作為竹子產區,竹編頗為發達。在明末清初就開始有竹編。當時,集中在少數村莊,而且僅限于有傳統技術的竹農。清末民初,許良竹編開始繁盛起來,許良鎮23個村中,除山區6個村外,其余全部都有竹編,生產的竹器,大部分在許良市場銷售,故稱“許良竹貨”。民國年間,許良竹器還參加了美國舊金山商品賽會。日軍侵華后,外地商客不到農村,只在縣城清化購貨,竹貨市場由許良轉移到清化,故也叫“清化竹貨”。許良竹編,種類繁多,約有200多種,大宗生產的是生產日常用品和生活日用品,如竹籃、竹簍、竹床、竹椅、門簾、竹耙、篦梳等。70年代以來,還發展了建材產品,如竹架板、竹薄、竹笆等,供建筑、煤礦行業使用。改革開放以來,為提高竹編質量,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博愛縣有關部門還在許良成立了竹業研究所,把傳統的竹編工藝與新技術結合起來,不斷開發新的產品。近年來,開發研制的新產品有100多種,如竹沙發、竹涼椅、竹柜、花架、墻角書架、墻角柜、電視柜等,產品工藝精細,美觀大方,頗受顧客歡迎,部分產品還銷往香港、日本等地。
許良鎮竹林歷史悠久,據《山海經、五藏山經、北次三經》載說:“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中河”。說明在戰國至西漢初期,太行山下,丹水河畔,已有繁茂竹林。目前,博愛縣竹林總面積約1.5萬畝,許良鎮有5000多畝。許良鎮竹種多為鄉土竹種,主要有斑竹、筠竹、甜竹、變竹、羅漢竹等,引進試培的竹種還有桂竹、金竹、毛竹等。
許良作為竹子產區,竹編頗為發達。在明末清初就開始有竹編。當時,集中在少數村莊,而且僅限于有傳統技術的竹農。清末民初,許良竹編開始繁盛起來,許良鎮23個村中,除山區6個村外,其余全部都有竹編,生產的竹器,大部分在許良市場銷售,故稱“許良竹貨”。民國年間,許良竹器還參加了美國舊金山商品賽會。日軍侵華后,外地商客不到農村,只在縣城清化購貨,竹貨市場由許良轉移到清化,故也叫“清化竹貨”。許良竹編,種類繁多,約有200多種,大宗生產的是生產日常用品和生活日用品,如竹籃、竹簍、竹床、竹椅、門簾、竹耙、篦梳等。70年代以來,還發展了建材產品,如竹架板、竹薄、竹笆等,供建筑、煤礦行業使用。改革開放以來,為提高竹編質量,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博愛縣有關部門還在許良成立了竹業研究所,把傳統的竹編工藝與新技術結合起來,不斷開發新的產品。近年來,開發研制的新產品有100多種,如竹沙發、竹涼椅、竹柜、花架、墻角書架、墻角柜、電視柜等,產品工藝精細,美觀大方,頗受顧客歡迎,部分產品還銷往香港、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