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歷史傳說 >> 紅色革命故事 >> 瀏覽焦作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從太行山走出的英雄部隊

2013/5/24 16:34:30 點擊數: 【字體:


從太行山走出的英雄部隊

第十五軍在朝鮮戰場上歡慶勝利。(資料照片)

    寨卜昌村是豫北博愛縣一個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莊,它因牧野之戰前夕,周武王在此作戰前總動員時,占卜出“祥瑞昌盛”而得名;它更因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在這里誕生而彪炳史冊。

    1947 年,蔣介石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徹底失敗后,開始對山東、陜北解放區實施重點進攻。由于其重兵深陷山東、陜北戰場,其連接兩翼的中央戰線兵力薄弱,使戰局呈現出兩頭強、中間弱的啞鈴型態勢。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制定了劉鄧、陳粟、陳謝三軍配合,中央突破,山東和陜北兩翼鉗制的戰略方針,決定人民解放軍由內線作戰轉為外線作戰,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將戰爭引向敵戰略上敏感、薄弱的中原地區。1947年6月30日,劉鄧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4個縱隊12萬人,一舉突破了國民黨軍的黃河防線。

    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的拉開,使國民黨戰場全線震撼,蔣介石慌忙調兵遣將,對劉鄧大軍進行尾追和圍攻。為策應劉鄧進軍大別山,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決定將晉冀魯豫太行軍區的部分地方武裝升級組建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準備渡河南征,出師豫西。

    1947 年7月2日,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晉冀魯豫軍區發布了籌建野戰縱隊的命令。當時,太行軍區正在組織道清戰役,他們便一面作戰一面開展籌建工作。根據上級命令,新組建的九縱首長為:司令員秦基偉、政治委員黃鎮、副司令員黃新友、參謀長何正文、政治部主任谷景生。九縱下轄第二十五旅、第二十六旅、第二十七旅。為完成籌建工作,太行軍區除將獨立第一旅、第二旅依次編為第二十六旅、第二十七旅外,又以太行軍區一分區三十六團,四分區四十六團、四十七團,五分區五十團、五十三團等組成第二十五旅。由于大反攻后,太行軍區已先后抽調基干部隊組建了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和第六縱隊,人們便昵稱九縱是太行人民的第三個兒子。

    1947年8月15日,九縱成立暨南征誓師大會在博愛縣寨卜昌村隆重召開。

    大會還沒開始,一場瓢潑大雨突然而至,人面對面站著都看不清對方的臉。干部戰士都風趣地說:“今天我們九縱成立,老天爺也表態了,下場大雨給我們洗個澡,讓我們干干凈凈地出發南征。”

    大會開始了,九縱2萬多人全都佇立在水天相連的滂沱大雨中,沒有一個人亂動,從戰士到司令員、政委,沒有一個人打傘披蓑衣,會場莊嚴肅穆,秩序井然。

    大會由政治部主任谷景生主持,第二十六旅旅長向守志任閱兵總指揮。

    谷景生首先興奮地宣布:太行勞動人民的第三個兒子——九縱正式成立了!接著,縱隊政治委員黃鎮宣讀了晉冀魯豫軍區關于組建第九縱隊和任命旅以上干部的命令:第二十五旅旅長蔡愛卿,政治委員冷裕光,副旅長張錫珩、劉自雙,參謀長廖開芬,政治部主任聶濟峰;第二十六旅旅長向守志,政治委員余洪遠,副旅長張顯揚、陳皓,陳皓兼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竇力新;第二十七旅旅長崔建功,副旅長黃以仁、唐萬成,副政治委員李萬明、王銀山,參謀長張蘊鈺,王銀山兼政治部主任。

    宣讀命令后,黃鎮帶領全縱隊指戰員鄭重宣誓:“我們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子弟,是毛主席、朱總司令領導,劉鄧首長指揮的常勝軍……建立獨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

    太行第四專區公署專員杜毓沄代表太行行署600萬人民向新成立的九縱獻旗,旗上繡有“太行子弟結長纓,跨河南征縛蒼龍”的大字。縱隊司令員秦基偉代表全體指戰員接過錦旗,并向部隊講話。他闡述了渡河南征的戰略意義,指出:“蔣介石想把戰爭放在解放區周圍,達到消耗我們的目的。我們只有打出去,才能減少解放區人民的負擔,把戰火燒到蔣介石身邊去!”

    秦基偉號召大家:“為鞏固陣地,保衛太行解放區,保衛太行人民翻身的勝利果實,為解放中原及全國人民而繼續戰斗……打出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九縱成立后,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決定四縱、九縱和三十八軍共同組成一個作戰集團,對外稱“陳謝集團”,渡河南征,策應劉鄧。

    自 1947年8月17日起,九縱所部先后沿沁陽、濟源、王屋、邵原一線向黃河北岸渡河點開進,隨陳謝集團搶渡黃河天險。23日,全縱隊2萬余人馬全部從官陽、李河溝、西富三渡口順利渡過黃河,同時隨軍南下的還有博愛、沁陽、溫縣、武陟等太行區所屬縣的地方干部和支前民工1萬余人。

    九縱渡河后,即同集團大部隊會合,主力隨陳謝截斷隴海鐵路,東逼洛陽、鄭州,西叩潼關,東西往返機動作戰,沿伏牛山兩側展開,而后大軍揮師南下,與四縱向豫西沿平漢路兩側進擊。至11月底,共殲敵5萬余人,建立39個縣的民主政權,完成在豫陜鄂地區的戰略展開。翌年初,投入剿匪斗爭。1948年3月和4月,會同四縱等部攻克洛陽,殲敵2萬余人,俘國民黨軍一師長。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重建中原軍區,晉冀魯豫野戰軍九縱改稱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關于統一部隊編制和部隊番號的決定,第九縱隊于河南周口地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在全國解放戰爭中,第十五軍轉戰豫、皖、鄂、閩、贛、粵、桂、云、貴、川等11個省,由縱隊成立時的2萬余人發展壯大到5萬余人。1951年3月,第十五軍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在上甘嶺戰役中,第十五軍與兄弟部隊一道,堅守陣地43天,頂住了“世界戰爭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擊”,把美軍牢牢釘在上甘嶺前,不但使驕橫的侵略者在談判桌前低下頭來,而且也成就了志愿軍英雄部隊的美名。(倡文振  乾杜泳)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安陽日報 2010-06-22
0
下一條:焦作以烈士英名命名的地方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