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寺景區位于博愛縣城5公里的太行山南麓,與華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月山火車站緊鄰,面積9平方公里,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月山寺始建于金正隆三年,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與少林寺、白馬寺并稱為中原三大古寺。月山寺曾名“清風寺”、“大名禪院”、“寶光寺”,明永樂三年更名為月山寺,沿用至今。月山寺鼎盛時期有僧侶五百、房舍千余間,經版書收藏甚多,尤其藏經閣中收錄的佛經最為完整,明代學者李濂在其所著的《明月山記》中曾提到“讀道藏于天壇,讀佛藏于明月”,句中的明月即指月山寺。
月山寺還是中華三大拳之一八極拳的發祥地,武林中流傳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詩句,充分說明了八極拳與太極拳具有同等的歷史地信和廣泛影響。月山寺景區內仙山瓊閣,晨鐘暮鼓,碧樹煙云,勝跡薈萃,內有著名的將軍柏、望景臺、大士閣、課密泉、蒼公洞、清風殿、連環井、鳳凰臺八大景和金雞叫、玉碑亭、迎風壁、藏經樓、小淺井、水龍頭、鐘鼓樓七小景。優美的自然景觀,深厚的佛學淵源,聞名于世的八極拳術,曾吸引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到此觀光游覽,題詩作賦。
明永樂皇帝登基前曾在此幽居,明朝大樂律學家、數學家、鄭王朱載育曾在此著書立說,萬歷元年親為寺院題匾《明月山城》,清代舉人劉桂林游月山寺后,留下了“日曬青色色愈翠,月照禪堂寺更明。曲徑幽雅賞不盡,不憚勞苦晚登程”的詩詞佳句。清乾隆皇帝曾三游月山寺,御題三匾,一對聯,詩七首,并作有“金山行影幾千秋,方鎖高峰水自流,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一詩盛贊月山寺美景。
月山寺現存有磚塔11座,南北排列500余米,有小塔林之稱,其中一組七尊塔,依北斗七星順序排列,對研究古代天文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月山寺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和重要的歷史地位曾引起中央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1958年,毛澤東主席視察河南時曾關切地詢問起月山寺,1978年,中科院也曾函詢月山寺情況。
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將月山寺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