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焦作風情 >> 民間習俗 >> 瀏覽焦作

溫縣喪葬習俗

2013/9/18 15:04:15 點擊數: 【字體:


    做周年

    老人死后,兒女要穿孝鞋三年,過三年后不再穿。三年之內吃粗食淡飯,不茍言笑,以表孝意。守孝人家第一年過春節,大門不貼對聯,第二年貼綠色對聯,第三年才貼紅色對聯。在三年孝期內,每逢死者去世的那天,兒女都要進行一次祭奠,這叫“做周年”。“三周年”是個隆重紀念日,這天可以在墳放鞭炮。大請賓客,至此孝期完滿。

    做七

    從死者亡日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兒女們都要到墳墓前磕頭祭奠,這叫“做七”。“三七”、“五七”、“七七”(即盡七),最重要的是“盡七”表示做“七”完畢。傳說,“五七”這日死者要去見閻王,隆重祭奠,這是求五閻王恕情,不要死者受罪。五閻王沒有閨女,聽見女兒哭聲就心軟,所以這天閨女要拿只白公雞作祭品,邊哭邊打,以感動五閻王。

    “七”盡接著就是做“百日”,即死者去世一百天,兒女們仍要帶上祭品到墳地上祭奠,以表孝恩。

    下葬

    一般人家死者入棺后,在家停柩七日,兒女們要守喪,親戚街坊都來吊祭。待墓打好后,就可以下葬。死者入棺后,在大門外搭靈棚、設靈堂,移棺入內。靈堂棺前設一靈桌,桌后掛一白布孝幛遮住棺柩,桌上放死者的牌位或照片,還有供品。兩邊貼白對聯一幅,多為“紙灰化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白馬素服悉入夢,青天碧?拚谢”、“渺渺精魂歸仙府,幽幽潔魄上瑤臺”,楣批:“當大事”、“入土為安”、“吊者大悅”。對聯兩邊有紙扎的童男童女一對。故時稱亡父為考,亡母為妣。如是亡父,神主牌位則寫“已故顯考諱XXX,享年XXX歲之靈位,(過六十歲才稱享壽)”。是亡母則寫“已故顯妣X門X氏太孺人之靈位”。這些牌位是臨時性,等喪事已畢要換木制牌位。先寫僅缺一點,再請德高望重的人來用朱筆點,謂“點主”。靈棚前則有鼓樂班在奏樂,少則一班,多則五六班。靈棚兩側放有親朋贈送給死者的各種紙扎器具、花圈,如金斗、銀斗、搖錢樹,男孝跪在靈桌前兩側,有親朋來吊孝,孝子要陪哭。有司儀主持高喊“三拜九扣”。

    祭奠完畢,放鞭炮起靈,鼓樂班在前吹奏,長子長孫舉引魂幡招魂。引魂幡是用各種彩紙做成的彩球,挑在樹枝做成的高桿上,幡內有一張白紙條上寫著,已故X公諱享年XX歲之引魂幡。黑色棺材上蒙上一塊長七尺的紅色棺罩,是女兒、女婿買的,叫“銘旌”。男孝在前,女孝在靈柩后,親屬更后,男孝子都手拄哀柱(用細竹桿、桐木細桿、高梁桿纏百花條)。亦步亦趨哭號著引靈柩緩緩進入墓地。下葬前,先由女兒、兒媳下墓穴掃地,叫“掃墓”。其掃法:女兒往外掃, 媳婦往里掃。下葬后,放食品罐、長明燈等,壘嚴墓堂門,封土成堆,叫“墓谷堆”。至此下葬儀式完畢。

    入殮

    老人回氣后,子女要用溫水給老人洗臉凈身,換上壽衣,梳頭戴帽,穿鞋襪。招到正堂屋的草鋪上,用線子串一串烙餅饃,放在死者手中,叫“打狗餅”。另一手中握幾個錢,叫“買路錢”。死者身下要鋪谷草,草鋪前供桌上點一盞油燈,叫“長明燈”,胸口放一面鏡子,頭下設香爐。據說,陰曹地府黑暗無光,這些都是為死者行走照明用的。死者頭前放個新瓦盆,叫“聚寶盆”,在盆內燒紙錢。由閨女送一匹紙扎馬,全家啼哭到門外燒亡衣,邊哭邊磕頭,是讓死者騎馬到陰曹地府去。等子孫和主要親戚(如舅家)到齊后,才能入殮,把尸體抬進鋪有被褥的壽棺里去,撒上七個硬幣或紙線,叫“墊背錢”合蓋釘棺前子女們再看一下即將永別的死者,有的再給死者整一下衣冠。釘棺釘時,孝子們邊哭邊喊著死者稱謂“XXX,躲釘”,“XXX,躲釘”,其場景“凄凄慘慘”,使人目不忍睹。

    做孝衣

    喪事是白事,一般白色粗棉布做成孝、孝布衫。將死者抬到草鋪上,主持治喪就要給子孫、親屬“破孝”。“孝”有孝帶、孝衣、孝鞋、孝帽等,根據親屬遠近,“孝”有“重孝”、“輕孝”之分。死者的親生兒女、兒媳、女婿等要佩帶重孝,全身穿白、腰系披麻。孫子的孝帶短些,穿一件或不穿孝衣,孝帶上扎一條紅布,孫子較小可用紅布在上身做成“十字”披紅,曾孫則戴個紅帽子,上纏一條白布。因有了孫子、曾孫后才死的人為“喜喪”,其他親屬可帶一條短孝。孝鞋一般要穿過三周年才止,叫“脫孝”。

    看塋地

    人咽氣之后,土葬前,先請風水先生看塋地,放羅盤定方位。開始動土,孝子須帶上香、箔、食品等到選定塋地點祭土神,親自挖土三锨之后,打墓人才開始挖墓。

    送終

    人們生兒養女是養老、防老、勞苦一生的最終目的就是傳宗接代,養老送終。因此,送終是子女對父母必盡的義務。人進入老年后,子孫們就要給其準備后事,即準備壽木和壽衣,壽木以四塊柏木為最好(上等);其次,是桐木,檔用柏木做.窮些人家則用各種雜木,還有實在無辦法的只好席卷。壽衣有單、棉、夾、衫、鞋、襪等,一般上身五件或七件,女性還有裙,都用棉布、絲綢,禁用皮毛、緞子之類。

    人處于病重或病危時,就要向孩子們交待囑咐,如:財產分配、子女安排、借貸歸還等情況。在老人病危期間,子女都不可須臾離開,要守護著老人死去,這叫“送終”。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溫縣相親習俗上一條:溫縣節日習俗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