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焦作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司馬懿的激昂感染鄉鄰

2012/4/18 11:38:09 點擊數: 【字體:

司馬懿的激昂感染鄉鄰


   【緣起】
  
    焦作溫縣招賢鎮安樂寨村,是三國名將司馬懿的故里,這里的村民會一種叫做“司馬懿得勝鼓”的絕活,它靠寫在墻上的符號相傳了1700多年。

    斑駁墻壁記載一千七百年前鼓譜
  
    今年64歲的王夢醒自小就記得,自己家老房的墻壁上,寫著一首完整的司馬懿得勝鼓鼓歌。
  
    這是一座臨街的土坯老房,斑駁的墻壁,用泥沙粉刷過后,又涂上白灰,顯得平整了許多。在這面平整的白墻上,有三四平方米的面積,被打成豎格,12回鼓歌就寫在豎行里,每回兩行。
  
    在鼓歌的開頭,標著“王氏鼓歌”的名字,并要求每個王氏子孫都要學會。緊接著“王氏鼓歌”名字,就是“鼓歌提示”,說明在這些用圓圈、叉號和豎線組成的“鼓歌”中,圓圈代表大鼓、大镲合擊打,音為“咚”聲;叉號代表鞭鼓、云鑼合擊,音為“咣”;而豎線,則表示月鑼的單擊動作,音為“太”。
  
    “這實際上就是鼓譜。”王夢醒說,寫在臨街墻上,是為了方便每個人都可以邊看鼓譜邊練習。實際上,安樂寨村共有八條街道,每條街道都會有一篇鼓譜。
  
    王夢醒推斷,他家的老房子已有190多年的歷史,這個“鼓譜”很可能有百年以上了。
  
    相比較墻壁上的“鼓譜”,“鼓譜”自身的年齡,相傳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王夢醒說,這個鼓譜相傳是三國大將司馬懿命軍中樂師根據宮、商、角、徵、羽所創,用于將士出征時相送或凱旋時相迎,名之得勝鼓。

    北伐叛將司馬懿慨然作歌
  
    司馬懿的故里溫縣招賢鎮安樂寨,是一座被歷史的風煙浸透了的村莊。因為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曾被封為晉王,這里又被稱為晉城。
  
    安樂寨村所在的位置,即當年晉城內城的安樂宮,是司馬家族及王妃們居住的王宮所在地。至今已被林立的房屋所覆蓋,絲毫不見當年的蹤影,但宮城的城墻依舊在。
  
    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國大將軍司馬懿率四萬步騎北伐遼東叛將公孫淵,北渡黃河途經家鄉溫縣時,在縣城南門外濟水河東岸的虢公臺上,宴請地方官吏和家鄉父老,乘興令樂隊演奏,隆隆作響的鼓聲震天動地,威武雄壯。
  
    司馬懿更是在鼓聲中意氣風發,并慨然作歌:“天地開闊,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濟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司馬懿的慷慨激昂感染了鄉鄰,他們更是被得勝鼓所震撼,紛紛懇求司馬懿將此鼓曲賜給家鄉。司馬懿欣然答應,立即令人傳授。得勝鼓從此由軍隊傳入民間,并被后人稱為“司馬懿得勝鼓”。

    圈圈點點鼓樂流淌出哲學意味
  
    因民間藝人不懂得樂譜知識,鼓歌都是用圓圈、叉號和豎線表示所用的樂器及擊打的方法,千百年來都是靠這種智慧流傳至今。
  
    王夢醒說,別小看這些簡單的符號,它蘊藏著深刻的哲學道理。它將易文化與陰陽五行哲理、天體運行自然規律和軍事學等傳統文化,有機巧妙地融入鼓樂之中,即將一年的12個月,一天的12個時辰、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和五季(春夏秋冬和四季末)、五方(東南西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融入鼓樂中。
  
    這種鼓樂,在樂器的選配上,選用了五種各具特色的打擊樂器配合演奏。它的每一回均用五聲響鼓開頭,俗稱“老五槌”。“五”與“吾”諧音,寓意著以我為本,將士們聞之,遂產生一種自尊、自信、自榮和自豪之感。同時,它還代表著五聲(宮、商、角、徵、羽)、五行、五方、五季,寓意著五聲同歌、五行和諧、五季俱榮、五方歸一,寄望著天下太平。
  
    此外,它又根據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自然特點,每一回的結束均以二十四聲響鼓收尾。密集的二十四聲響鼓俗稱“忽雷炮”,震天動地的鼓聲隆隆作響,鼓聲既鼓舞斗志,又隱含著殺機,激勵將士們沖鋒陷陣,浴血殺敵。
  
    這么簡單的符號,居然孕育出這么豐富的傳統哲學,讓人更感歷史的神秘。【原標題:司馬懿的激昂感染鄉鄰】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作者 李長需
0
下一條:“山陽聞笛”話向秀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