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堉(1536-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 青年時自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生于懷慶府河內縣(今沁陽市),系明太祖元璋九世孫,仁宗帝的第六代孫,鄭藩王族嫡世,明代著名的律學家、歷學家、數學家。其父鄭恭王朱厚烷能書善文,精通音律樂譜。載堉自幼深受影響, 喜歡音樂、 數學,聰明過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僅10歲的載堉就攻讀《尚書盤庚》等史書,并封為世子, 成為鄭王的繼承人。
二十九年(1550年),載堉剛滿15歲,因王室傾軋,其父鄭恭王朱厚烷被誣陷削爵,錮之鳳陽,載堉見其父無罪被軟禁,心情沉痛,故而筑土室于宮外,整天居土室,專心攻讀。
三十九年(1560年)安下心來成了音樂巨著《瑟譜》一書。 隆慶元年(1567年),其父朱厚烷復爵,載堉遂復世子冠帶,父子合作撰寫了《操縵》、《旋宮》等譜。隆慶四年(1570年),載堉迎娶何瑭之孫何諮之女為妻。萬歷九年(1581年),載堉寫成《律歷融通序》。十九年(1591年)其父病逝,載堉應嗣爵位。但他不愿虛度一生,故7次上疏,請求讓國。在第六次上疏后,載堉毅然離開繁華的府城,拋棄富麗的王宮,隱居九峰山下,或與農夫灌桑、牧豬,或于東復卜園鑿池、理花竹,或幅巾策杖雜處農樵間。這一時期,他著書更為勤奮,并與僉事刑云路互相切磋,談星歷音律。
二十三年(1595年),完成“進歷書奏疏”,所進有《律歷融通》、《圣壽萬年歷》和《萬年歷備考》共3種10冊。三十四年(1606年),神宗皇帝準奏,終將王爵讓給同族兄弟朱載璽,神宗皇帝旌獎:“載堉懇辭王爵,讓國高風,千古載見,朕嘉尚不已。業有賜敕建坊,彰天潢之美。“次年,完成《進律書奏疏》。計進有《律呂精義》、《律學新說》、《樂舞全譜》等11種。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初六日,朱載堉病逝,終年76歲,葬九峰山之原,賜號“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