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文化之鄉溫縣產業化發展打造中國文化名片
2013/5/7 11:08:5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如今的溫縣,一張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新畫卷逐漸展開。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
寒冬臘月的晨曦,寧靜而安謐。橘紅色朝陽掩映下的九曲黃河自西淌來,與靜靜的洛水匯集、交融,一清一濁匯流處,形成了天然的太極陰陽圖案。河之北岸離此不遠坐落著一座神秘而古樸的村落——溫縣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
12月25日,記者走進陳家溝武術學校,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正在教練的指導下習練太極拳。
太極拳成中國文化名片
2007年10月,陳家溝村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武術協會命名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
嚴雙軍是溫縣文聯主席,是太極拳文化傳承、發展、推廣的見證者和記錄者。他介紹說,明末清初,太極拳始祖陳王廷始創太極拳。300多年來,經過陳氏族人和太極拳愛好者的傳承和發展,逐漸衍化成陳、楊、吳、孫、和等流派,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世紀80年代以后,一大批拳師紛紛下海授拳,陳式太極拳走出陳家溝村。隨后,太極拳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傳播,習練者達3億人之多。
在授拳業的帶動下,溫縣餐飲、住宿、太極拳練功服飾、器械等太極拳文化產業鏈條不斷拉長,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目前,嚴雙軍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中國太極拳申遺搜集和整理資料。“太極拳申遺,發源地溫縣責無旁貸。”他說。
傳承發展的產業化明天
“經過多年的建設,陳家溝村內已建成的太極拳祖祠、祖林、楊露禪學拳處、太極拳博物館等一大批人文景觀,每年吸引著無數太極拳習練者來此尋根拜祖、觀光旅游。”
太極拳文化是溫縣最有優勢的文化資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如何在傳承、發展中搞好產業開發,是溫縣探求的一項重大課題。
談及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溫縣縣委書記魏曰高說:“陳家溝太極拳文化旅游區堅持‘原生態、休閑養生、功夫教育、地域文化’的原則,圍繞‘根、拳、村、養生、產業’做文章,力求把陳家溝打造成太極拳愛好者尋根拜祖和太極拳文化資源占有、交流以及健身養生、休閑旅游的圣地。”
在陳家溝,中華太極國際交流中心工程已漸成形,建成后將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大型武術交流場館。
問及陳家溝太極拳發展有限公司緣何一擲22億元,投在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上時,公司董事長毋新安說:“是陳家溝獨有的武術文化氛圍、太極拳文化的巨大魅力吸引了我們。”
像毋新安這樣因習練太極拳而熱愛太極拳文化,最終將發展太極拳文化產業作為畢生鐘愛事業的人,正逐漸成為促進太極拳文化傳承、推動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如今的溫縣,一張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新畫卷逐漸展開。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華社 2012-01-06 作者: 李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