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鬼村,又名封門村,別名風門村。位于河南焦作沁陽市與晉城市山河鎮交界處的一座名為云臺的深山內,封門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因為村莊扼制由逍遙村進入晉城的孔道,位于兩山對峙之間的峽谷,宛如封鎖山門的孔道,故名“封門”。
1、名稱由來
首先一點,考察隊要證實的是“風門”并非“封門”.許多人錯把“風門村”寫作“封門村”,從而誤導了大家。甚至于部分地圖上印制的也是“封門”二字。而根據考察隊長笑青天從《河南省歷史行政區劃沿革》資料查證了這一點。1956年8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原山西省晉城縣西堯鄉的云臺、風門、西東水3個自然村劃歸河南省沁陽市。同時,1972年的軍事地圖上也顯示的是“風門村”.而且,考察隊從“風門村”發現的石碑上記載的也是“風門”二字。另經查實,真正以“封門”命名的村莊位于原隸屬于焦作轄區、現與焦作交界的濟源市王屋山鄉。風門:漢語字典釋義為1.針灸穴位,手足太陽之會;2.冬天在房門外面加設的擋?風的門,也叫風門子;3.樂器的吹法。詞海釋義為:古建筑門的一種。即在居住建筑的外門做出雙層門,靠外的一層門即稱風門。風門既可做在單扇房門外邊,也可做在隔扇門外邊。高寬尺寸隨槅扇的邊框尺寸而定。風門一般朝外開,常與簾架配合使用,用以遮蔽風塵。從地理位置來看:古代把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的地方稱為風門。也稱為玄關、風門坳等名稱。從陰陽學說來看:古人認為,東南90度的整個方位是最吉祥的區域,這一區域稱為“風門”.清代蔣大鴻著錄《陽宅天元五歌》經云:‘更有風門通八氣,墻空屋闕皆難避,若遇祥風福頓增,若遇殺風殃立生。’風門,指宅外四面八方,空缺而有風來之處,曰門者,非真有其門,如墻空屋闕處,有風來者即是,此指近宅之客屋而言,非本身之主屋也。根據以上諸多釋義內容,結合考察隊測量“風門村”地理位置和布局來看,基本上確定,“風門村”是以地理險要、風水八卦來定名的。
2、歷史沿革
封門原是西向鎮的一個行政村所在地,
管轄著封門、榆樹坪、西凍水、云臺(即:黃花嶺)、雙臺、后云臺、平店等7個自然村。由于交通不便,從1977年開始,這些村莊的村民開始陸續遷移下山,大多遷移在義莊村靠山的地方,并形成一個新的村莊“云移村”。在遷移過程中,有些老人不愿離開故土,或者經常回到封門小住,過去很多舊的家具也被遺留下來,在每年的秋季,原來的山民還要回去收獲山揸、柿子、核桃等山果,在過去的家中休息一會,一些椅子等就被順手擺放在屋子的中間;有些老人為自己百年之后準備的“喜木”(即棺材)也仍然存放在山里的家中(這在農村十分常見)。驢友們對農村的風俗不太清楚,在空無人家的山村里,看到放在正屋的椅子、棺材,不免會毛骨悚然的感覺。就這樣,越傳越邪唬,就有了“封門鬼村”的傳說。
3、社會評價
齊魯臺新聊齋欄目播出兩集的河南焦作逍遙河風門村靈異事件調查,驢友們經過那里,每每都要發生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靈異事件,河南的驢友圈驚起了一陣陣波瀾;說鬼談玄,令人聞之色變! 其實在齊魯臺節目播出前,河南九臺就專門做了報導,采訪了去過那個“鬼地方”相關驢友,所有去過的人都說那地方“邪門的很”在風門村走過時總有一種令人毛骨悚立異常恐懼的感覺,并且有人能聽到異常的響聲,呼喊聲,為此有驢友產生過昏厥休克現象;更可怕的是還有驢友希里糊涂的撞進過居然有一口停放著死人的棺材的老屋中。“太恐怖”,“太可怕了”!大多經歷過這些事的驢友發誓再也不去“風門口鬼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