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作用自然不能僅僅停留在一幅名人譜的層面上,它還能直接促進旅游業的建設與發展。在旅游業中打好名人牌,在外地有眾多成功的經驗,在開封,也不乏成功的先例,比如包公祠和天波楊府紀念館,已彰顯出馳名海內外的效應。我們在山陜甘會館和鐵塔公園中也有關于史可法與何栗形象的展示,只是規模太小,難以給人留下什么印象。史可法與文天祥齊名,何栗在靖康之難時也有可圈可點的表現,我們未能充分利用,實在可惜。
最近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女士來開封尋根認祖投資建設中山紀念堂的新聞,很給人以啟發,我們若想把旅游做熱做大,就要開發開封名人資源庫,主動歡迎名人后裔投資興建有關的紀念景點。對投資者來說,祖先顯名,對我們來說,旅游點多了,旅游業亦發展了。
比如說,王祜、王旦、王素、王鞏家族皆為北宋重臣。王祜在庭院中植槐明志,蘇軾寫下《三槐堂銘》,歐陽修為王旦作《文正公神道碑并序》,成為千古佳話。而今王氏后代興旺發達,名人輩出,核物理學家王淦昌、美國電腦巨亨王安均為三槐堂之傳人。蘇州現有“三槐堂歷史人物研究會”,新加坡的王氏后裔也曾到蘇州尋根問祖。開封是三槐堂的發祥地,也是王氏祖先最發達的地方,我們如能利用這一關系,與王氏傳人合作,在三教堂復建三槐堂,也將會成為可能。(富春江)【原標題:開發名人資源與發展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