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曼萍,女,1954年生,河南開封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汴繡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師、開封汴繡廠刺繡分廠副廠長、開封汴繡研究所副所長、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從事刺繡工作40年,其刺繡作品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河南省首屆民間工藝博覽會金獎等10余個獎項。
1972年參加工作,跟隨第一代刺繡老藝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杜秀芬學習刺繡,迄今已40年。程曼萍的刺繡技藝全面嫻熟,作品表現原作寓意,針法運用準確,針法細密,色彩過渡自然,圖案嚴謹,畫面生動逼真,層次分明,富有鮮明的立體感和民間藝術色彩,充分體現了汴繡的平、齊、細、活、亮、靜、順的藝術特色。 程曼萍大師自創針法“席篾繡”繡制的“花籃小貓”生動活潑,栩栩如生。《河南日報》、《市場日報》、《工人日報》、省、市電臺都有過報道。此針法后來編入新老36種針法中。
1982年參加省廳科研項目“宋繡及河南民間刺繡針法調研”通過調研、總結、繡制、新老針法36種。自己參加調研、總結、又繡制5種針法,特別是用“疊彩繡”繡制的小鹿,從色彩到針法,恰如氣份,受到蘇繡研究所顧文霞大師的高度贊揚。
1996年應韓國邀請,代表河南省參加韓國慶尚北道競技大會,現場繪圖刺繡比賽,在比賽中,態度認真,技術精湛,取得了好成績,受到監賽人員及評審委員會的好評,并獲韓國刺繡競技賞狀。
1997年的香港世界博覽會和1999年的新加坡“中國河南風情風物展,都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汴繡技藝走出國門、讓汴繡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汴繡做出了貢獻。
在刺繡精尖產品中,特別是在汴繡開拓刺繡人物肖像的新領域中和繡工一道,深研針法技藝。圓滿完成一次次繡像人物。
2000年受河南省人民政府委托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南廳繡制巨幅《清明上河圖·虹橋》及牡丹《天香富貴》,這也是汴繡廠建廠50年最大的刺繡作品。次年又為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繡制巨幅《清明上河圖·虹橋》,為了完成這些光榮又難度巨大的刺繡任務,和技術人員共同設計方案,具體指導生產,嚴把質量關,圓滿完成了繡制任務。
2006年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創作繡制《少林武僧習武圖》,作為國禮贈送,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2010年“世界遺產日”代表河南省參加“全國百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技藝大展”。由于技術精湛受到文化部、省領導和參觀者的高度贊揚,中央電視臺一套、新聞頻道、北京電視臺多次進行報道。
四十多年如一日,程曼萍大師刻苦鉆研刺繡藝術,不但全面掌握了刺繡所有針法技巧,并不斷研究創造新針法,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同時毫無保留的搞好傳幫帶,培養了近100名刺繡女工,她們已成為汴繡制作的骨干力量,為開封工美事業的繁榮和汴繡這一古老手工藝的繼承、發展默默無聞的工作著。
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圖》、《百駿圖》、《五牛圖》、《虢國夫人常游春圖》、《簪花仕女圖》、《聽琴圖》; 人物肖像:《鄧小平》、《劉少奇》、《方萊國王》、《馬來西來總理夫婦》;《向日葵》、《馬尾花》、《蒙娜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