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既可做“揉手核桃”,又可做雕刻核桃,既能供人們觀賞,又可作為收藏,因此備受人們青睞。它在古玩行中也是一個收藏品種,行內人稱之為“文玩核桃” 。
記者得知,文玩核桃之所以被更多的人喜歡有三點原因:一是文玩核桃個子小便于攜帶,能隨時把玩;二是隨著把玩時間推移,文玩核桃會出現顏色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及收藏價值;三是文玩核桃這行豐儉由人,從幾十元到幾百元、幾千元、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自由選擇。
記者昨日采訪了我市收藏愛好者葉先生。葉先生表示,文玩核桃是對核桃進行特型、特色的選擇和加工后形成的有收藏價值的核桃。它起源于漢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古玩行中稱為“健身核桃”,又稱“掌珠”,既能健身,又能供人們欣賞。在玩核桃過程中,利用核桃的尖刺、凸起和棱角壓扎掌上穴位,達到舒脈通絡、強身健體的效果。目前,文玩核桃已經形成一種特有的核桃文化。
據葉先生介紹,在北京城有句老話:貝勒(滿語,意為滿族貴族)手中三樣寶,扳指、核桃、籠中鳥。這里面的核桃就是指文玩核桃。目前,在北京城上海等地,文玩核桃收藏炙手可熱,可以用“瘋狂”二字來形容。我市文玩核桃收藏市場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呈現升溫趨勢。
業內專家介紹,文玩核桃在北京的價位一路攀升。一對品相好、未上手的矮樁獅子頭,價格從上世紀90年代的幾百元,漲到現在的上萬元。把玩10年以上的單只老核桃價格都過了4000元。兩年前,一對雞心大約1500元,現在也翻了一倍,價格升至3000元。
行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文玩核桃藝術品市場,還形成了賭青皮的現象,類似于賭石文化。(整理:任鵬海)【原標題:收藏熱情高漲 文玩核桃在開封市呈升溫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