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開封

開封唱響文化之美(2)

2014/6/3 17:56:31 點擊數: 【字體:




    “文商旅”融合發展

   
開封在文化發展模式上不斷嘗試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商業為力,特色突出、優勢互補的“文商旅”一體發展模式,推動了文化的旅游化、旅游的文化化、文化旅游的商業化。

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我市不鼓勵純文化,不強求講故事,不拒絕新模式,使景區提升、演藝打造、業態培育、產品調整多輪驅動,百花齊放。包括整個古城在內的宋都古城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既是文化旅游名城,又是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其下屬的9個子公司,各種合作方式都有。

    清明上河園景區始終牢牢把握宋文化主題,景區從房屋、車船、橋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到各類表演節目的編排,都充分反映宋文化特點。特別是園區的經典演藝項目——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進一步深化了宋文化這一主題,也為全市乃至全省旅游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理念和新的發展空間。這種把重要文物點、文化元素與旅游、商業、市場串聯起來的發展模式,實現了旅游在文化當中找效益、文化在旅游當中找出路、商業在文化旅游當中尋求發展的良性互動,有效促進了開封文化產業的發展。

    打造新宋風 城市風格

    城市風格彰顯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座沒有特色的城市,是平庸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城市,也是沒有吸引力、競爭力和生命力的城市。

    市長吉炳偉提出,新宋風城市風格突出借鑒宋代建筑的文化精髓,借鑒傳統建筑的形式、符號,運用現代建筑語言,體現古城開封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及時代特征。

    我市突出新宋風建筑風格,對古城內的建筑在高度、體量、建筑風格、色彩等方面進行分區域控制,總體要求為“小式建筑、限高15米、灰色基調、宋式仿古”。力求重現宋都古城的風貌和神韻,避免城市化的千篇一律。

    開封以國際視野規劃城市,用國際標準建設城市,按國際慣例管理城市,樹國際形象營銷城市,全面構筑城市國際化的硬件基礎、物質形象和功能內涵,努力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開封市逐步形成“外在古典、內在時尚、宋韻彰顯”的新宋風城市風格。

    外在古典,是開封的符號、視覺、色彩,將仿宋作為開封城市建筑基調。內在時尚,是通過新形式、新技術、新方法來展現歷史文明,用現代化手段讓現代人走進歷史、擁抱文明、消費文化、改善生活。宋韻彰顯,是開封的本色、血脈、骨肉,是開封的本錢。

    開封堅持用“紳士”標準打造城市,讓開封有品位、有形象,讓城市細微之處見精致,注重城市的精神構建,保留城市的文化記憶和神韻。

    保護古都 留住鄉愁

   
開封城墻內城市格局、街巷肌理保存完整,城區內分布著大量文物建筑。這些不僅是城市文脈的延續,更是一座座民俗風情博物館。開封始終將文物保護工作記在心上、抓在手里,時刻高揚文物保護的大旗。

    我市把古城保護、文化傳承作為開封城市發展的“軟實力”和“助推器”,堅持對古城區的空間體系、街巷肌理、文物古跡、建筑風貌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整體保護。

    堅持保護重點和保護一般相結合。既保護好古城區56處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保護好近200處一般性不可移動文物;既保護好5個環境風貌區和7個歷史街區,又保護好50多處單體傳統建筑;既保護好風景名勝,又保護好古井、古樹等一般遺跡。

    堅持保護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既注重物質文化遺產“形”的保護,又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神”的傳承。把官瓷、汴繡、盤鼓等14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保護范圍,著力把清明上河園打造成全國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示范基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傳承人制度,興建了部分專題博物館。

    堅持保護與發展相結合。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一方面,充分發揮開封古城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另一方面,反對拆古建新、拆真建假、破壞空間格局、過度商業開發、過度開發利用,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開封近幾年對鼓樓進行了復建,對書店街和鼓樓街兩條歷史商業街區進行了保護性修繕,使海內外的開封人在這里找到了記憶中的鄉愁和回家的感覺。作者:魏東柱 張東偉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開封日報(2014-03-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