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杞縣:著力打造“金杞牌”大蒜品牌
2013/3/11 15:20:3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為規范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使用,保證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質和特色,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如今,我們已向國家成功申報了杞縣大蒜農產品地理標志。同時,這也是我們推進名牌戰略的具體舉措之一。”10月中旬,談起如何推進名牌戰略,杞縣縣長郅曉峰告訴記者
據郅曉峰介紹,杞縣種植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特有的氣候和土質條件使所產大蒜具有個大、皮白、不散頭、耐貯藏、辛辣味正、硒含量豐富等特點。近年來,杞縣把大蒜產業發展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圍繞“種植規模化、品種優良化、生產產業化、營銷市場化”的總體思路,大力實施“大蒜富縣”戰略,積極推進大蒜產業化進程,不斷擴大種植規模,調優品質結構,培育銷售市場,發展精深加工,使大蒜逐步成為杞縣農業的一項主導產業,全縣已初步形成公司加基地、基地帶農戶、產銷一條龍的大蒜產業化格局。目前,已建成葛崗、西寨、蘇木等11個大蒜生產專業鄉鎮、150個大蒜生產專業村,產品銷往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韓國、西歐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該縣大蒜種植面積40萬畝,大蒜總產量60萬噸,居河南首位、全國第二位。全縣已建成大蒜保鮮冷庫650多座,年貯藏能力達到25萬噸。建成蒜片、蒜米、蒜粒、蒜油等加工企業80多家,年加工能力7萬多噸,大蒜每年可增值5億元以上。
在打造大蒜品牌戰略上,郅曉峰說,2001年,杞縣申請注冊了“金杞牌”大蒜商標。2002年,杞縣“金杞牌”大蒜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查批準成為全國第一家獲得原產地標記認證的蒜類產品。2003年,杞縣大蒜被中國果菜專家委員會授予“中國蒜王”稱號。2003年和2006年,“金杞牌”大蒜連續兩次被河南省名牌推進戰略委員會、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河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2006年,杞縣向商務部申報了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今年又成功申報了大蒜農產品地理標志、杞縣大蒜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生產等,所有這些都為“金杞牌”大蒜進一步占領國際國內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下一步如何打造大蒜品牌,郅曉峰胸有成竹地告訴記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杞縣將重點抓好大蒜的精深加工和直接出口貿易,按照高起點、高標準來構建杞縣大蒜的生產、研發、加工、銷售產業化發展體系,并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金杞牌”大蒜成為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國最大的大蒜產業化示范基地之一。
一是更新品種,提高質量。在發展本地優質品種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優良品種,加快大蒜品種更新換代步伐,優化大蒜品質結構。進一步搞好無公害大蒜生產基地建設,大力推廣大蒜標準化生產,著力發展綠色、有機大蒜。同時,建立杞縣大蒜質量檢測中心,搞好大蒜質量的檢測,配合河南進出口檢驗檢疫局順利通過大蒜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驗收,盡快拿到國家免檢產品標志,確保杞縣大蒜順利出口。
二是改進技術,提高水平。成立大蒜研發中心,依托杞縣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河南農業大學建立的科技協作關系,依靠他們的技術力量和信息優勢,力爭在品種繁育更新、標準化生產、大蒜精深加工、產品開發及市場建設等方面提高水平、尋求突破。
三是搞活流通,開拓市場。在對現有大蒜交易市場進一步規范完善的基礎上,按照標準化、現代化要求,高起點籌建杞縣大蒜營銷市場,使之成為全省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大蒜商貿市場。充分發揮企業擁有的大蒜自營進出口權,擴大大蒜的直接出口,進一步占領國際市場。著力培養一大批農村經紀人隊伍,發揮農村經紀人在大蒜銷售中的作用。
四是繼續舉辦杞縣大蒜節和農副產品展銷會,每1~2年舉辦一次大蒜節,吸引外地客商來杞縣開展大蒜貿易、加工等方面的洽談與合作。
五是培育龍頭,拉長產業鏈條。加大對聯富食品有限公司、鴻昌蒜業有限公司、中原天然香料有限公司等現有大蒜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促使其不斷發展壯大。鼓勵外地客商來杞縣投資興辦大蒜加工企業,尤其要發展大蒜素、大蒜油、大蒜膠囊等大蒜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進一步發展大蒜冷藏行業,再建設一批冷庫,增加庫容量,增強杞縣大蒜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通過3~5年的努力,培育壯大5~10個產值超千萬、利稅超百萬的大蒜加工龍頭企業,力爭使杞縣大蒜加工轉化率達到40%,大蒜貯藏能力達到35萬噸。—(原標題:河南杞縣:著力打造“金杞牌”大蒜品牌)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省農業信息網 原文時間:20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