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cài
【蔡姓來源】
據《姓氏考略》及《郡望百家姓》云,蔡氏望出濟陽郡。晉惠帝時,將原有的陳留郡之一部分設置濟陽郡,南渡后廢。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載,公元前十一世紀武王克紂以后,周文王第五子(一說第十四子)叔度分封于蔡國(在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稱為蔡叔度。武王死后,蔡叔度參與武庚叛亂,事敗被放逐。叔度之子胡,率德馴善,周公旦舉薦為魯國卿士,后又復封于蔡,稱為蔡仲胡。至蔡平侯時,將國都遷到古呂地,史稱新蔡國(在今河南省新蔡縣)。春秋后相承二十六世,公元前447年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名“蔡”為氏。南北朝時,后周賜蔡氏改姓大禮稽(鮮卑族復姓),至隋代復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