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新聞資訊 >> 瀏覽開封

開封:中學美術老師癡迷在盤子上雕刻

2012/8/28 16:53:50 點擊數: 【字體:


開封:中學美術老師癡迷在盤子上雕刻

劉濤在雕刻

    閱讀提示

    開封有一位中學美術老師,多年浸淫于瓷盤雕刻。他手中的錘子、鑿子可以在易碎的瓷盤上“舞蹈”,刻畫最簡單的黑白,表現出最豐富的世界。近日,記者聞訊前往拜訪這位老師。

    1

    中學美術老師癡迷在盤子上雕刻

    橘色的燈光下,劉濤正埋著頭,對著一個瓷盤“叮叮咚咚”地敲著,聲音時緩時急。隨著細小瓷屑的不斷落下,盤中央,一頂栩栩如生的帽子便呈現眼前。

    一張小方桌,一把木椅,一盞臺燈,兩把小錘,近20種不同大小的鑿子,這就是劉濤用于瓷盤創作的全部家當。

    今年48歲的劉濤是開封一所中學的美術老師。他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出很高的藝術天賦,9歲時,他被著名美術家韓喜增先生一眼相中,進入山門,開始接受正規的藝術訓練。1987年,他被河南師范大學美術系錄取,在藝術殿堂里學得如癡如醉,大開眼界。其間,受德國女版畫家柯羅惠支的影響,劉濤開始鉆研版畫與水彩畫,為以后的瓷刻創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從事雕刻20多年來,每天伴著叮叮當當的聲音是我覺得最快樂的事,要是長時間不雕刻,反而覺得不對勁兒了。每一份作品從前期籌備到最終成品,少說也要幾個月,它就像自己的孩子,在雕刻的過程中總是要很小心,一旦出現錯誤就會前功盡棄,看到他們健康出世就是最大的快樂。”劉濤說。

    2

    讀懂了人物性格才去刻畫,作品多次獲獎

    1998年,劉濤的作品《母親》榮獲首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1999年,作品《仕女圖》參加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被評為一等獎;2004年,他創作的《紅樓人物》等10幅作品,作為藝術珍品被收藏于中央組織部辦公樓;2007年,作品《清明上河圖》片段在“中原文化天津行”河南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珍品展中榮獲金獎……

    種種成就,并非偶然僥幸拾得,而是劉濤用自己的熱情和努力換來的。他利用的都是空余時間,興之所至、刀之所及,因而風格凸顯、榮譽不斷。

    “每一次雕刻人物作品,我都要先畫出草稿。我要先了解這個人物的特征,再思考怎樣構圖才最能表達主人翁的性格。”劉濤告訴記者,“就以《魯迅》那幅作品為例,在創作中,我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打了10多份草稿,才最終確定構圖方式。”

    3

    靈感來時,丟下魚竿就往家跑

    創作是需要靈感的。劉濤告訴記者,當缺乏靈感的時候,他就會去釣魚,讓內心恢復平靜。“在釣魚的時候,突發靈感,我會丟下魚竿就往家跑。”

    當記者問劉濤,像他這樣忙完工作還要進行瓷刻,會不會很少有時間陪家人。劉濤端起一杯茶,若有所思地說:“我感覺虧欠妻子、女兒的很多,有時候,為了尋找創作靈感,我會外出寫生,一走就是大半個月,但她們從來沒有抱怨過我什么,女兒還常常鼓勵我。”

    劉濤的妻子告訴記者,劉濤其實是個心思細膩的人,為了不影響她和女兒還有鄰居休息,他把工作室掛上厚厚的窗簾,還在瓷盤下鋪上沙土,盡量減少雕刻時的噪音。

    傳統的瓷刻是以線條為主,劉濤的瓷刻進行了大膽創新,采用以點為主,線條輔之,追求浮雕的效果。此外,他以人物為主的瓷刻,也改變了過往瓷刻以書法作品為主的狀況。

    隨著作品的不斷問世,上門求畫者趨之若鶩,但是劉濤卻說:“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我的作品,我很高興,但我的目的不是賣。雖然這只是一個直徑40或60厘米的瓷盤,可這一幅作品中,不但融入了中國傳統的浮雕、版畫、國畫技藝,還融入了很多西方藝術元素。我希望更多人來了解中國瓷刻,喜歡中國瓷刻。”(原標題:開封一中學老師有絕活普通盤子經他雕琢成藝術品)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