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師德師風筆墨珍藏展在河大舉辦
2012/10/8 16:38:5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8天長假,河南大學依然有很多學子徜徉校園、念誦有詞——10月5日下午,記者在老校園6號樓二樓展廳,目睹了師長和學子絡繹不絕前來參觀《紅燭業——“明清師德師風筆墨珍藏展”》的盛況。
河南大學校園,是中國科舉制度的終結地,也是中國新式教育的發端地之一。因此,這批明清時期保留至今的科舉名冊,以及弘揚師德師風的朱紅批點文章在這里首次公之于眾。
該展覽由河南大學、光明日報文摘報聯合主辦,聚協昌博物館提供藏品展出,展期從9月20日至10月9日。展廳里,記者看到,幾封紅帖格外醒目,“第特等第叁名”科舉錄取紅榜上,昔日的榮光依稀閃耀。光緒二十九年河南鄉試名錄,也是河南省最后一次鄉試名冊,在玻璃展柜中清晰可見。
整個展廳圍繞著“繞壇紅杏味長醇,舊時紅燭猶照人”的主題,在筆墨珍藏原件的字里行間透著舊時師者以教書育人為榮,在智慧里開拓的師德師風。
特別引人關注和深思的,是兩份百年試卷——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河南最后一次鄉試試卷刻本——“中州形勢論”為該科鄉試考題之一。
雖然是八股余緒,有著各種嚴格的限定,但在考生第14名張化鵬、第18名陳銘鑒所做的文章里,自豪地分析了“曠覽神州大勢——風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四方道里之所均,必曰中州哉”后,透露出對中州——現中原經濟區的概略范圍認識,做出了客觀、宏闊、大膽、理性并有前瞻意識的分析,流露出封建體制下士子對家鄉的熱愛和國家謀略的宏大透析和建設目光,令人恍悟和慨嘆。
另外,記者注意到,由白婧、白鶴姐妹編著的《紅燭業》一書,在展覽中成為搶手的展覽書籍。(原標題:明清師德師風筆墨珍藏展在河大舉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2-10-08)作者:杜一格 牛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