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新聞資訊 >> 瀏覽開封

開封民間書畫家劉恩慶:丹青不知老將至 歲月于我如浮云

2012/12/6 17:26:05 點擊數: 【字體:

  
    □東方今報記者 陳伯輝

    見習記者 馬琳/文圖

    初見劉恩慶,是在初冬,和煦的陽光中,他那憨厚樸實的笑容、淡定堅毅的眼神,讓人不禁聯想到兩句古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并不是老去的痕跡,而是歷久彌新的蓬勃朝氣。

    【人物名片】

    劉恩慶,字敬軒,開封縣人氏,生于1944年,現為“開封市書畫研究會會員”。劉恩慶擅畫牡丹與山水,曾獲“第三屆加拿大詩書畫大展”優秀創作獎、“華圣故里喜迎新春中國書畫小品展”金獎、“金色夕陽·全國中老年書畫節大展賽”銀獎,被授予“當代書畫藝術節風云人物”和“與黨旗同輝·功勛書畫藝術家”榮譽稱號,其作品入編《當代中國書畫家小品經典博覽》、《紀念渡江戰役勝利60周年全國書畫大展作品集》、《新中國美術家選集1949~2009》、《中華國粹大典》等。

    【少年·結緣書畫】

    與書畫結緣,要追溯到劉恩慶幼年時。劉恩慶出身于書香門第,他的祖父頗有文化,在當地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私塾先生。加之劉恩慶又是家中獨子,因而從小就被祖父寄予厚望。在祖父的著意栽培下,加上良好的文化氛圍熏陶,劉恩慶很小就開始學寫方塊字,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連字都不認識就開始練字了”,這讓劉恩慶在蒙童稚齡就對書畫產生了深刻的印象與興趣,每日祖孫兩人寫寫畫畫,不亦樂乎。

    上學之后,學校里開設的書法課更成為劉恩慶展示自己的舞臺。每次上課他都在老師的指點下認真學、仔細練,書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被樹立為全班的楷模。然而,劉恩慶高中畢業時因家庭出身不好,不得不中斷了學業與書畫歷程,受生活所迫開始了木工學徒生涯。由學生變為木工學徒,落差雖然巨大,但是劉恩慶毫不氣餒,苦中尋樂。他用齊白石曾經也做過木工的經歷激勵自己,開始研究和學習一些簡單的刻花雕花工藝,始終堅持著自己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中年·學習書畫】

    1975年,還在做木工的劉恩慶因為工作踏實,又有一定的文化功底,被選拔到河南大學后勤處工作。不久,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河南大學復學,古色古香的校園里學術氛圍日漸濃厚,劉恩慶也深深受到了感染。他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去書店閱讀與書畫有關的書籍。在學校里,只要有書畫展覽,劉恩慶每次都會去,面對各種書畫作品,他認真揣摩,心中希望有一天也能用自己的雙手畫出一幅杰作。

    功夫不負苦心人,在一次畫展中,劉恩慶認識了日后的良師益友——軒繼生。軒繼生畢業于美術專業,有著深厚的美術功底,擅畫牡丹。在軒繼生的指點下,劉恩慶完成了中國古典畫的啟蒙,對國畫有了初步的了解與概念,懂得了最基本的勾線與用色,以畫牡丹為主,開始了真正的美術學習,這為他日后的系統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好不容易邁進書畫大門的劉恩慶抓住機會開始孜孜不倦地練習。雖然當時不僅有工作的壓力,還有家庭的重擔,但這一切都阻擋不了劉恩慶對書畫的喜愛。他不管多苦多累,都會見縫插針地練習。尤其在夜深人靜他人早已進入夢鄉之時,正是劉恩慶苦練畫工之際。隨著對繪畫認識的逐漸加深,劉恩慶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進行系統的學習,他做出了人生中的一個重大的決定——為自己圓大學夢。在刻苦準備之后,劉恩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大學書畫函授專業。

    在大學里,劉恩慶如魚得水,開始系統地學習中西方美術史、美學概論、工筆、寫意等一系列專業課程,對繪畫有了全面深層的認識。同時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個良師——徐玉慶。徐玉慶擅長山水寫意,當時已是開封國畫界的大家。在徐玉慶的悉心指點下,劉恩慶對山水畫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將山水和牡丹一起定為自己的主攻方向,逐漸形成了俊逸秀美、清麗脫俗的個人風格。

    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劉恩慶結識了一大批書畫好友,其中有開封市書法大家劉庚三的弟子張泰三、許向岳等。在他們的影響下,劉恩慶迷上了遒勁挺拔的“庚三體”,加入“劉庚三書體研究會”,練畫之余開始苦練“庚三體”,終于練就書畫雙全的最高藝術境界。

    【老年·苦練書畫】

    二十余年筆耕不輟,讓劉恩慶獲獎無數,但是他始終不滿足眼前的榮譽。為了證實自己的實力,劉恩慶于2004年帶著自己的字畫到天津參加四年一次的全國性畫展。由于所帶資金不夠在展廳租賃展位,劉恩慶只能將自己的畫作擺放在展廳外,沒想到大受歡迎,被搶購一空。這對劉恩慶來說比獲獎還高興,因為“大家喜歡自己的畫”。從天津回來后,劉恩慶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書畫研究上。周圍的朋友打牌聊天,但是劉恩慶認為“什么都不如畫畫好”,執著于揮毫潑墨。

    為了有一個安靜的創作環境,已近古稀之年的劉恩慶特意把自己的畫室安排在未裝修的新房中,設施雖然簡陋,卻安靜。他每天八點準時來到畫室,直到到下午六點才離開,中間僅僅吃飯休息一會兒,一天七八個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圍的鄰居戲稱劉恩慶每天都準時“上下班”。為了自我提高,劉恩慶又買來李可染等大家講習書畫的光碟,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研究,一遍一遍地感悟。當問到劉恩慶為什么如此熱愛書畫時,他說:“能把一張白紙變成一張好畫,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境界。”的確,“丹青不知老將至,歲月于我如浮云”,這是劉恩慶藝術生涯的真實寫照。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只有擁有如斯境界,才能令自己的藝術生涯永遠長青,才能令自己的人生永葆青春。(原標題:開封民間書畫家劉恩慶:丹青不知老將至 歲月于我如浮云)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2-12-0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