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新聞資訊 >> 瀏覽開封

挖掘提升文化資源 文化開封在開“封”中大步前行

2013/10/9 10:20:32 點擊數: 【字體:

 

    新華網河南頻道10月8日訊 大河網—河南日報報道: 金秋十月,古城開封最美的時節。

    今年,以文化底蘊深厚聞名海內外的開封,為公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10月1日,銜接開封龍亭湖、包公湖的御河正式通航,宋詞樂舞、槳聲燈影、宋式橋梁、亭榭樓臺……人們驚嘆水上游開封已成為現實;

    10月1日,我國首個室外水上演藝秀《銀基O秀》閃亮登場,挾韓國世博會震霆之勢,真人秀、焰火秀、激光秀、水秀,四秀合一,引來了韓國“鳥叔”;

    10月16日,我國最早的鼓樓(復建)以及我省最早商業街——鼓樓街將正式落成開街。鼓樓巍然屹立,鼓樓夜市整葺一新,全街區新宋風建筑鱗次櫛比。文化商業旅游在鼓樓聯袂形成“田”字中心,點燃了開封人、中原人心中的鼓樓夢想;

    10月18日,以開封歷史人文為主線,深圳華僑城著名導演執導、融入現代時尚元素的大型多媒體歌舞秀《千回大宋》將亮相第31屆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開幕式。同日,融演藝、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文化綜合體宋城樂園大門開啟;

    加上去年開街的歷史文化名街——書店街和由國內著名導演梅帥元精心打造的早已享譽中外的大型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開封人形象地把這些帶有鮮明個性和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稱作“一河兩街三秀”。

    從2011年6月至今,用效果來考量,這場文化盛宴不僅僅是開封文化產業項目的簡單累加和產值的簡單擴展,更是文化資源展示向經營文化理念上脫胎換骨的轉變。

    不妨再羅列一組數字:

    2012年,開封市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66.2億元,同比增長23.9%,占全市GDP的比重為5.5%,比重額度居全省第一位;

    2012年,開封市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6.2萬人,同比增長34.8%,增幅居全省第一;

    2012年,開封市共接待中外游客4410萬人次,同比增長1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0億元,同比增長16%,旅游規模繼續領跑全省;

    更讓人驚喜的是,開封市文化產業的帶動力,在開封市服務業乃至經濟社會的發展中開始顯現:2012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增幅居全省第3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則居全省第1位。

    從這些數字不難看出,文化產業作為開封發展的支柱產業,讓開封在全省競爭中亮點頻出。

    開封的文化競爭力靠何而來?

    “靠謀劃運作、靠克難攻堅、靠項目提升。”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必將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開封理應在這方面走得更早。我們將開封定位為塑造古都城市的發展模式和輪廓,著力將其打造成外在古典、內在時尚的富有文化競爭力的城市。”

    2012年1月,開封市委十屆三次全會上,開封市委提出到2015年把開封打造成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進而到2020年成為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在開封決策者眼里,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起碼涵蓋了這樣幾個含義:它能讓開封把文化做大、做強、做出品牌;它是開封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活環境;它能推動經濟發展,又能創造經濟效益,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它會讓開封恢弘文化元氣,喚醒驕傲的記憶。

    也就是說,文化的開封繼續快馬加鞭地發展文化產業,是開封最有利的形勢,更是最大的機遇。

    突破舊框框,創新體制,高起點謀劃,挖掘提升文化資源,實現文化資源展示向經營文化理念上脫胎換骨的轉變

    2011年3月,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成為中部省份唯一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落戶開封,等于是國家讓開封嘗試在我省創辦河南的‘文化特區’。”河南大學教授耿明齋說,“‘特區’建設要成功,要靠高起點謀劃,開啟創新思維,先試先行。”

    2012年1月,開封市委十屆三次全會上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中,這樣定位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宋文化集中展示區、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先行示范區、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擁有濃郁古城風貌,景點眾多,門類豐富,開封發展文化產業具有先天資源優勢,開封文化旅游名聲在外。但好的名聲,基于傳統的景點推介手段和工藝包裝,立于產業布局散、規模小、鏈條短的發展模式,結果是——人留不住,大錢掙不到。

    于是,按照《實施意見》,開封市提出了全面提升文化、會展、收藏旅游業等八大產業,推進書店街整修等十大文化提升工程,謀劃了清明上河城等招商推介十大項目。

    開封市委還明確提出,在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方面,只要不是國家和省明令禁止的,都可根據需要,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力爭把園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做到全國最優。

    據此,開封市在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形成了統一的規劃藍圖:

    產業謀劃上,依托開封古城,產業布局全城一景,形成完備的產業鏈條;

    文化市場上,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形成宋文化研究與市場開發的無縫對接;

    融資渠道上,通過政府注資、吸引金融資本參與等方式,實現文化產業上下游企業供應鏈融資,促進產業鏈融合;

    在項目運作方式上,力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

    按此思路,今年5月,隨著連接龍亭湖和包公湖的開封水系二期工程的結束,完全市場化的開封御河夜游項目便粉墨登場:

    這個全長1.9公里的水上夜游項目,創下了幾個全省甚至全國第一:我省唯一一個集古建筑欣賞、戲曲宋詞樂舞欣賞、燈光欣賞于一體的夜游項目;連接19座橋梁,成為國內擁有橋梁最多的城市水系。

    按此思路,2012年4月,開封市開始重建開封的地標性建筑——我國最早的鼓樓開封鼓樓。今年10月,和29.4米高的新鼓樓一起映入公眾視野的,還有已有1000多年歷史、我國唯一一個以書店命名的街道——書店街和已有100多年歷史的商業街——鼓樓街。

    御河的推出,鼓樓與書店街、鼓樓街明清建筑的展示,使開封古城宋韻全然盡出,同時實現了新宋風街景改造、提升經營業態的目標。

    突破舊思維,創新思路,用文化資源優勢轉換成活動,轉換成項目,克難攻堅提升城市品位,最終文化力激發出開封經濟永續發展的活力

    “開封不缺文化資源,缺的是創意和策劃。”開封市長吉炳偉說,“開封文化謀求突破,必須把項目請進來,把開封文化具體化、形象化,讓開封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應當說,在過去的十多年間,開封文化產業發展在我省并不遜色,有些項目更是一馬當先。2011年,開封清明上河園成為我省第四個億元俱樂部的景區企業,而且是唯一一家以文化主題公園為經營手段的企業。

    清明上河園總經理周旭東說:“我們賣的是創意。”

    然而,對開封這座文化古城來說,僅僅有一個“賣創意”的清明上河園,顯然遠遠不夠。

    有時,創意帶來的產業空間超乎你的想象:一支山歌可以讓廣西唱響天下,而一個電視劇組則衍生出了橫店這個中國“好萊塢”。

    開封文化產業必須打破固有的經營理念,用創意贏得天下,讓開封文化在創意中風生水起。

    過去兩年間,開封市委、市政府集體出省考察6次,除到山東學習平原地區跨越式發展外,其余5次到西安、南京、杭州、棗莊臺兒莊古城、浙江橫店,都涉及學習外地文化產業如何做大做強。

    “我們不怕學,關鍵是把人家的手藝真正學到手。”祁金立說。

    學啥?每次考察歸來,開封干部都不怕揭己之短,各個行業負責人在當地媒體上坦言與文化產業發達城市的差距,各個企業則尋求破解自身落后經營業態的辦法。

    經驗很快在開封復制:開封古城墻在修復過程中,規劃用3年至5年,將城墻周邊完全改建成環城墻園林景觀公園,形成綠化帶、護城河、商業帶的布局;水系工程則在周邊設立娛樂、購物多個功能區,讓游客在游覽、娛樂、購物之余,換個角度看開封。

    顯然,古城墻修復、水系連接等工程的運作,已經不是原來的就景設景,而是現代經營業態的植入和跟進。

    思維的突破,創意的集聚,產業理念的提升,引來眾多投資商:

    在2012年、2013年開封開工的十大文化產業項目中,清明上河城一期——繁塔禹王臺項目又成為我省目前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開國內水上演藝先河的《銀基O秀》只是銀基文化產業園眾多現代演藝項目中的一個。

    而龍亭、鐵塔等老的知名景點,則根據各自特點,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宋宮廷文化展示區和佛教文化展示區。理念一變,合作客商紛至沓來。

    值得玩味的是,作為文化古城,古老、底蘊厚重的特色不僅沒有束縛開封,反而讓開封文化產業活力迸發。

    “開封財力并不寬裕,咋會吸引上千億元的文化產業投資呢?”

    “開封城建環境并不寬松,限制建筑高度又限制建筑風格,投資商就不覺得委屈?”

    外界質疑聲和好奇心皆有。

    文化產業圈里有這樣一句話:做文化產業,說起來易,落地難,做起來更難。這句話對于開封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拿鼓樓復建和鼓樓民國風貌商業街改造工程來說,問題和困難一個接著一個出現:

    新鼓樓建好后,將具備什么樣的功能?是仿古建筑的再現展示還是引領有著古典風貌的時尚街區?

    把760米的鼓樓街改造成民國風貌商業街,僅商鋪外立面粉刷改造面積就達3萬多平方米,這個上億元的和開發商無關的粉刷錢誰出?

    改造工程開始后,沿街商鋪一度生意冷清甚至是停業;

    開封地下水位高,工程開工后,滲水、建筑地面下陷諸多險情不斷出現。

    再拿《千回大宋》來說,雖然是室內演出,但也面臨著投資風險、場地風險、運行風險、管理風險等。

    “文化產業要在實力不濟的開封落地開花,肯定會面對各種超乎想象的困難。怎么辦?我們用好了三大法寶:一是政府做好強大支撐,堅決走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項目開發路子;二是機遇面前,克難攻堅的精神不動搖;三是做到歷史文化傳承與民生工程有機結合的發展歸宿不動搖。”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說。

    “文化,是開封的符號;宋文化,是開封文化的靈魂。我們要在創新中打造城市品位,彰顯城市靈魂。”開封市長吉炳偉說,“開封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必須轉換成活動、轉換成項目,繼而轉換成產業,克難攻堅提升城市品位,最終激發出開封經濟永續發展的活力。”

    突破舊模式,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商業為力,形成特色突出、優勢互補的“文商旅”一體產品鏈,推動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文旅商業化

    說開封文化,不能不說開封的文化節會。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已經舉辦30屆,我國唯一一個弘揚清明文化的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也舉辦了5屆,從2012年開始,開封市委、市政府運作節會的力度更大了:龍文化周、岳飛文化周、宋詞樂舞文化周、包公文化周……這些都帶有宋文化符號的大型文化活動,每月依次和公眾見面。

    在開封的菊花文化節和清明文化節上,開封人采取挖掘文化資源、包裝項目促招商引資,以招商引資改造豐富文化資源,讓文化積淀變文化產業,逐步形成招商引資和文化資源互相促進、互補發展的格局,走文化商業化道路。

    “菊花文化、古城文化影響了我們的投資意圖。”參加2012年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的大商集團總裁呂偉順說,“開封門店設計和經營手段都或多或少染上了開封大宋文化元素。”

    文化“引商”對開封經濟社會發展來說,可謂一舉多得。

    “活動的舉辦,為我們文化產業發展中探索‘文商旅’一體化發展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礎。”開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秦保強說,“文化、旅游、商業,不是簡單地相加,而是在科學整合、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力求完美融合。”

    “開封應探索出一條把自身的重要文物點、旅游點、商業街區串聯起來的產業鏈協調發展的新模式,實現開封文化的全滲透。”河南大學教授劉坤太說。

    如今,文化在開封各項工作中的滲透無處不在,“文商旅”的產業融合效應開始顯現:

    進入2013年,開封在文化傳承中謀城之變。改造任務占到全省50%的開封市棚戶區,在未來3年內改造棚戶區面積將達到580萬平方米。

    “文物眾多,古城風貌,就這一點就讓開封棚戶區改造沒有先例可循。開封必須創造一種‘開封式’老城區改造模式。”開封市長吉炳偉說。

    吉炳偉要求,在老城區改造過程中,堅決實施宋都古城風貌保護與重現工程,堅持棚戶區改造與提升文化產業功能相結合。今年9月,吉炳偉在接受《中國周刊》記者采訪時進一步闡述,生態的本質就是生活的狀態,開封老城風貌要保護到最好,開封老百姓要生活得更好。

    于是,開封在鼓勵城墻內機關、企業、居民外遷的同時,新建的項目,統一風格——新宋風,限制高度——不超過15米,嚴格控制純房地產項目開發;

    于是,修復后的書店街成為開封文化旅游的重要路線;

    于是,改造后的鼓樓街,成為我省唯一一個保留民國建筑風貌的商業街,而街上經營百年的王大昌茶葉店,成為追尋河南民國商業風貌的最好記憶;

    于是,雙龍巷明清風俗一條街在棚戶區改造中呼之欲出……

    最終,開封要依靠這些項目,在破解舊城改造和傳承歷史文化中探索出一種新的模式。

    而這些帶有古城風貌文化街區的出現,無一不體現了“文商旅”的運作模式,無一不做到了旅游在文化當中找效益、文化在旅游當中找出路、商業在文化旅游當中尋求繁榮,讓開封的歷史文化動起來、活起來。

    “把文化這個激活劑融入整個城市的發展之中,始終把文化作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來培育。”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一語道出文化對開封發展的意義。

    必須突破,還是突破,只有突破!

    開封文化在開“封”中提升,文化開封在開“封”中大步前行:在今年上半年的《中原經濟區競爭力報告》、《中原經濟區發展指數》發布會上,開封的文化競爭力位居全省第一,經濟結構競爭力位居全省第二。

    活動實施、項目提升、產業謀劃、克難攻堅。文化的傳承在創新中煥發異彩,文化的創新又循著傳承之脈迸發出無窮的活力,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路線圖躍然紙上:

    按照規劃,2020年作為世界知名國際旅游目的地的開封,將形成開封大宋文化與北京明清文化、西安漢唐文化三足鼎立的歷史大文化格局。

    文化,的確已成為開封發展的新引擎:連續3年開封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一批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入駐開封,10大產業集群、8個產業集聚區為開封經濟發展注入十足活力。

    今天,530萬開封人民就像繪制一幅當代版的《清明上河圖》,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謀劃,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運作,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展現。不久的將來,一個嶄新的開封,一個古典與時尚交相輝映的魅力之城必將在開封實現。(原標題:挖掘提升文化資源 文化開封在開“封”中大步前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13-10-0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