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新聞資訊 >> 瀏覽開封

名人故居:此情可待成追憶

2014/1/24 16:46:54 點擊數: 【字體:

名人故居:此情可待成追憶



名人故居:此情可待成追憶

    多年前,林徽因留下了一句箴言:“有一天,你們后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誰能想到,這句話竟成為一句讖語。如今,林徽因與梁思成的故居被毀掉了。經過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的一再干預,有關部門處罰開發商50萬元,并責令其恢復所拆除舊居建筑原狀。即便恢復,不依然是“假古董”嗎?

    筆者春節過后由開封去上海小住,很想看看兩位文學大家的故居。人已隨鶴去,故居應猶在。兩座故居相距不遠:一處為徐志摩舊居(圖①為徐志摩故居大門及門外的延安中路高架路),一處為張愛玲故居(圖②)。從地圖上看,兩者之間僅700多米的距離。于是,興沖沖地前往。

    循著門牌號來到延安中路路南的913弄,見到一個鏤花大鐵門,鎖著。從側門走進去,右側墻上便是一堵文化名人墻。上面有章太炎、徐志摩、陸小曼、泰戈爾、胡蝶等14位曾在此居住過的文化名人的名字。筆者本來只想看看徐志摩,沒想到與這么一群文人邂逅,喜不自禁。

    著名詩人、作家徐志摩和陸小曼婚后曾搬到這里的一座上海灘老式石庫門洋房居住。1929年,印度詩人泰戈爾再次光臨上海時也居住于此。當年徐志摩、陸小曼的愛巢是一幢尖頂哥特式風格洋樓。樓下陳設簡單,只作穿堂。新房設在二樓廂房前間,后小間為陸小曼的吸煙室,三樓是徐志摩的書齋。徐志摩和陸小曼兩人正是在此誕生了鼎鼎大名的《愛眉小札》、《媚軒瑣記》和《小曼日記》等。從1926年到1931年徐志摩去世,徐志摩人生的最后6年時光都是在這里度過的。

    眼前的院子里仍是一排一排的三層樓老式建筑,外墻已經粉刷,但老式樓房風骨依然。筆者找來找去,想走進徐志摩舊居,但毫無結果。筆者問院中一戴眼鏡的居民后,方知上世紀90年代建造延安中路高架路時,徐志摩故居原址已被拆除。拍幾張照片,離開此處,我耳邊回響著徐志摩的詩句:“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很符合筆者當時的心境!

    出門西行,再往北走,很快就來到了常德公寓(原名愛林登公寓)。這幢1932年建成的意大利式建筑,樓高7層,據說還有電梯。紅遍上海灘的才女張愛玲和姑姑1939年住在51室,1942年搬到65室。在這里,張愛玲迎來了創作生涯的高峰期,完成了小說《傾城之戀》、《紅玫瑰和白玫瑰》、《金鎖記》等。不僅如此,她在此期間還與曾任汪偽政權宣傳部部長的胡蘭成有了俗世愛情。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相愛到秘密結婚,被后世稱為千古錯戀。

    網友們在博客里描述:“北墻上還留著昔日愛林登公寓考究的木質舊信箱,最下面一格的51號信箱是張愛玲的,上面放著一份晚報。走上六樓,左手便是張愛玲家的大門。墻上的涂料和門上的油漆雖然已剝落,但是不掩昔日的豪華。大她15歲的胡蘭成第一次拜見張愛玲,吃了閉門羹。張愛玲通常不見生人,他只好從門縫下塞進了一張紙條。當時的出版社、雜志社、電影制片人也常撳響這門鈴,以求得愛玲那炙手可熱的文字。”一樓左邊原是咖啡館,張愛玲提到,常到這家咖啡館里寫作。日月如梭,過客匆匆,在此品一杯咖啡、讀一讀張愛玲的書,縱覽遺落人間的千般姿彩,可以進行濃郁懷舊。

    可眼前,除了1994年上海市政府掛上的“優秀歷史建筑”牌子和門牌以外,一無所見。大樓臨街的北側小門關著,只有門外花壇里不知名的小花朵在開放,搖曳著一臉燦爛。中間的大門也關著,門上一張白紙,赫然印著“私人住宅,謝絕參觀”8個字……當浪漫遭遇現實人生,筆者不知道說什么好。

    1931年在上海離世的徐志摩,可能“悄悄地”到英國的康橋尋覓詩句了。而1995年孤獨地瞑目于美國加州的張愛玲,是否會隔著時間和空間的長廊回望,或者輕輕推開虛掩的大門?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報界先驅林白水、京劇名角尚小云和余叔巖的故居,在北京早已蕩然無存。荀慧生故居、果子巷的李萬春“鳴春社”故居也被拆掉。北京米市胡同里,康有為曾在其故居中起草“公車上書”之“萬言書”,如今,院里著名的“七樹堂”僅剩一樁朽木,一側房梁垮塌,房角成垃圾堆。整個大院擠進了30余戶人家,通道只容一人通行。北半截胡同41號,原宣武區的文物保護單位譚嗣同故居,現在也是一處大雜院。

    按照國際上的文物保護理念,已經拆除的文物絕對不能再復建,應該作為遺址加以保護,可以在原址辟建遺址公園等。

    北京知名文保人士何戍中說,文物之所以是文物,首先強調的是“文”,其次才是“物”。他到過很多看上去不錯的重建名人故居,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沒有一處能讓我感動”。

    回到我們身邊!開封是七朝古都,尤其是北宋,“汴京富麗天下無”。地球人都知道!但歷史被黃沙塵封了。近代開封也有過輝煌,有過河南省省會的歷史,難道就沒有一些名人故居?有!但能夠說出個一二三四的人,實在寥寥。假如一個外地人站在街頭問開封人一個問題:“開封有多少名人故居?”即便你是一個老開封,能說得出幾處?

    比如,位于我市劉家胡同1號院的劉青霞故居,去年已經修繕成為紀念館,知道的人會多一些。馮玉祥在豫影響巨大,馮公館在哪兒?

    雙龍巷西頭路北,有兩處毗鄰院落,這就是門牌為63號與64號的杜孟模故居。杜孟模是誰?杞縣人,數學家,教育家,1964年當選為河南省副省長。

    電影《一九四二》中蔣介石在西安拜訪過的大實業家張鈁、曾任國民黨河南省主席的劉峙、辛亥革命河南起義先驅張登云的故宅也都在開封。位于龍亭區北太平街、住有5戶人家的張登云故宅大院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大雜院,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多數房子已成了危房。

    河南大學朱兆陽在碩士論文中指出:“開封既存的名人故居,已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故居保護狀況基本較好,未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故居大多散落在街巷胡同,存在不同程度損壞的狀況。這會使這座城市喪失某些珍貴的記憶。”

    開封有一群具備文化使命感的文人,尋訪舊跡、撰文以期引起人們注意。新聞媒體也一直在關注。文物保護部門盡管已經做過一些工作,但是名人故居經過幾十年的演變,有些已被收為國有財產,有些仍是私有產權房。在保護過程中,產權性質復雜、維修資金短缺等問題,給名人故居的修繕、保養工作造成了困難。保護名人故居,不應僅僅是單體建筑的保護和保留,還應注重故居周邊文化風貌、歷史情境的再現。當前,在城市的建設進程中,開封名人故居保護凸現的問題就是故居周圍環境的整治。由于周圍環境整治涉及其他方利益,處理起來比較棘手。

    面對眾多可能陷入爭議的歷史建筑,如何保護開發才能治標又治本?專家認為,保護歷史建筑已是社會的共識,眼下更需要法律對保護責任的確認和有效監督;忾_發與修繕的“兩頭難”,已是文化保護繞不開的一道坎,成為城市發展中考驗政府智慧的新命題。這些年,為了營造名人效應、搞旅游開發,全國不少地方都去爭什么名人故里、神話故事傳說發生地,建造現代“古跡”,而現存的東西卻不知道珍惜、維修。實在是糊涂。

    作為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還是歷史遺存。

    3月13日,就在筆者擱筆之時,《生活報》傳來好消息,位于濟南南新街58號的老舍故居,被當地政府用400多萬元收購了,此處已成為全國保留下來的第五處老舍故居。濟南市文物局局長于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老舍稱濟南是他的‘第二故鄉’。作為世界文化名人,老舍的故居確實應該好好加以保護。”下一步,該市文物部門要對老舍故居進行維修和保護利用,以充分發揮它的文化和旅游價值。這不但有利于老舍故居的保護和利用,也有利于提高濟南的文化品位。

    這是老舍故居之幸事、文化之大幸事!愿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本文配圖均為作者拍攝)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開封日報(2013-03-1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