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新聞資訊 >> 瀏覽開封

抗清名將史可法

2013/11/18 14:18:05 點擊數: 【字體:

抗清名將史可法

史可法衣冠冢
抗清名將史可法

史可法塑像

    史可法,明末抗清的民族英雄,南明贈謚“忠靖”,清乾隆帝巡揚州,贈謚“忠正”。據有關史書記載史可法是河南祥符(今開封市)人,但其祖居為中牟縣城西狼城崗。

    趙文佳 整理

    生逢亂世 恩師知遇

    史可法所處的年代,正是明朝后期內憂外患最為嚴重的時期。古語說“亂世出英雄,板蕩識忠臣”。史可法就是這樣一位英雄,一位忠臣。他的一生代表了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愛國、勤勉、忠貞、誠實、道德和奉獻。

    今中牟縣后史莊村,是史可法祖輩在此居住的村莊,村子里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說的是史可法的母親尹氏。一天,尹氏正在倚床而臥,做了一個夢:只見天放異彩,光輝奪目,緊接著看見一人闖入房內。尹氏一見,大驚失色,慌忙向來人問道:“請問你是何人?為何擅闖我臥室?”來人拱手回答:“夫人莫要驚慌,我乃大宋丞相文天祥,此次前來是奉玉帝圣旨給您送兒子的,此子他年必是社稷棟梁,萬望您好生撫養。”文天祥說著徑直向尹氏走去,眨眼之間,蹤影全無。

    這個傳說將史可法當做了文天祥的化身,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史可法的心意。

    史可法的精神品格和民族氣節,一是與他自身秉性有關,另外,有一個人對他影響深遠,這個人就是他的恩師左光斗。

    當年19歲的史可法,獨身趕往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市)應試,被時任京畿視學的名臣左光斗所賞識,選拔他為北直隸八府之冠,并收作弟子,留于館署。受恩師濡染,史可法愈加刻厲不懈,發憤苦學,立志以身忠君報國。

    后來,左光斗受到魏忠賢閹黨的誣陷,下了東廠監獄,一時京中人士避禍惶惶,噤若寒蟬。唯有史可法不顧可能受到的殘酷迫害,想方設法入獄探望恩師。左光斗遇害后,他常常對人“流涕述其事”,并說:“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國難當頭 殉國揚州

    史可法在揚州的歷史上是著名人物,他的民族精神和崇高氣節歷來被揚州人民稱道。

    揚州是江南頑強抵抗清軍的第一座城。1645年,滿清20多萬軍隊大舉南下,欲一舉滅亡建都南京的南明朝廷。時任首輔的兵部尚書史可法,于4月13日奔赴南京在江北唯一的屏障揚州,加緊部署守城事宜。

    清軍到了揚州城下,多鐸一連派了五人向史可法勸降,均遭拒。多鐸惱羞成怒,下令用大炮攻城。他探聽到西門防守最嚴,又是史可法親自防守,就下令炮手專向西北角轟擊。炮彈一顆顆在西門口落下來,城墻漸漸塌下,終于被轟開了缺口。

    史可法眼看城已經沒法再守,拔出佩刀往自己脖子上抹,部屬強行奪過佩刀,擁其走入小東門,清兵迎面而來,史可法大呼:“我史督師也!可引見汝兵主。”遂被俘遇害,時年僅44歲。

    多鐸因為攻城,清軍遭到很大傷亡,心里惱恨,竟滅絕人性地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大屠殺延續了10天才結束。歷史上把這件慘案稱作“揚州十日”。

    大屠殺之后,史可法的養子史德威進城尋找史可法的遺體。因為尸體太多,天熱又都腐爛了,難以辨認,只好把史可法生前穿過的袍子和用過的笏板,埋葬在揚州城外的梅花嶺上。這就是到現在還保存的史可法“衣冠墓”。

    幾百年來,許多文人雅士“過墓興哀”,紛紛寫下詩賦和聯對。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十分推崇的對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和清代全祖望的散文《梅花嶺記》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原標題:抗清名將史可法)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晚報(2013-11-1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